2011年对于跨国企业的采购负责人来说日子并不好过。包括通用、福特、克莱斯勒、菲亚特等在内的跨国企业采购负责人曾在一些采购供应链论坛上表示,将加大在华采购力度,但据记者得知的实际情况是,不少原本应用于跨国采购的职能部门已开始渐渐服务于其在华合资企业的采购业务。这一现象似乎表明,这些企业的跨国采购热情度已逐渐消减,原有的在华采购职能已悄然发生转变。
采购商热情降低
采配会举办难度加大
跨国企业采购积极性降低,受最直接的影响便是采配会的举办难度的加大。2006年“跨国采购”这一名词刚开始在华兴起时,大大小小的采配会一场接一场地举办,众多跨国企业热情参与,并在会上高调宣布将逐年提高在华采购的金额。然而,去年的情况却发生了转变,不仅大型采配会举办场次骤然减少,参加的跨国企业更是凤毛麟角。一位与记者相熟的某采配会主办方负责人表示,采购商招展的进度推进缓慢,不少采购商对此类采配会兴趣不大,一些采配会的规模不断缩水甚至遭遇“无商可招”的窘境。
记者还注意到,前些年不少来自意大利、德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采购商纷纷组团来华举办采购说明会及配对会,欲在华“淘金”。而在去年,这种情况似乎已经销声匿迹。
无独有偶,拥有丰富采配会举办经验的盖世汽车网总裁陈文凯告诉记者,他们去年所举办过的采配会,前来参展的采购商目标也非常明确,不再像前几年那样为了纯粹的跨国采购而来,在华已建合资企业的跨国车企,大都是为这些合资企业寻找合适的供应商。而一些未在华设立合资企业的跨国车企,则已开始陆续退出了跨国采购的队伍。
以菲亚特为例,在去年举办的AIAG汽车零部件采购高层与供应商论坛上,菲亚特集团中国区采购副总经理童磊就表示,未来其在华的采购将全力支持其在华台资企业采购业务的开展。据悉,此前菲亚特在华采购的零部件主要提供给菲亚特位于全球的工厂,包括在意大利、阿根廷、巴西、波兰等国家的工厂。其在华合资企业成立后,原先服务于跨国采购的四大项目组成员,包括采购员、质量工程师、技术工程师及物流人员,他们都会将工作重心逐步转移至为菲亚特在华合资企业采购提供配套服务。除这种情况外,还有不少采购商渐渐将采购目标从原来的配套市场转移至售后市场。而前几年,几乎80%~90%的采购商参加采配会均是为了配套采购而来的。
欧美市场采购需求度低
跨国车企自身发展战略调整
陈文凯认为,跨国车企在华采购职能的转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从外部因素来看,跨国企业在华采购热情消减其实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就已经开始显现,此后随着人民币汇率及国内劳动力成本的逐步上升,导致配套采购的利润降低,采购商变得无利可图。同时,由于去年欧美市场的经济情况并不景气,采购需求也不旺盛,跨国采购商一旦从中国采购,就会导致当地的工厂面临倒闭,出现工人失业等情况。另外,外部因素还体现在跨国车企自身发展战略的调整。去年日本地震后,不少媒体曾报道日系供应链体系将逐步开放,地震会给中国本土供应商带来契机。然而,大半年时间过去后,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日系供应链体系向中国供应商开放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更换其原有的供应商,而是从供应商生产的安全性角度考虑,重新布局而已。比如电装、爱信电机等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原本在日本设有工厂,而现在无非是将工厂迁址,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以及泰国等地建厂,而非直接向中国供应商采购产品。
中国低端产品缺乏竞争力
高端产品供应商能力有限
除外部因素外,跨国车企目前在华采购已陷入两难境地:低端产品中国市场缺乏竞争力,而高端产品,大多数中国本土供应商的能力不足以支撑起来。
陈文凯说,大家普遍都有这样的共识,跨国企业在华采购大都是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其实不然,这些产品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很大的利润空间。比如一个冲压件,从原材料价格到人工成本,中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不很大,如果跨国企业在华采购,算上物流等运输成本,所能获得的利润非常之薄。但如果是一个相对高附加值的产品,比如发电机总成,中国本土供应商的价格就会比欧美等国便宜很多。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跨国企业在华采购这些产品反而更有价值,而国内的本土供应商正是这些跨国企业眼中最佳的选择。
但是,这些年来,中国本土供应商无论是从产品技术还是管理体系等方面都无法很好地满足跨国企业的要求。这也使得跨国企业在华采购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跨国企业已开始将一些低端产品的采购转移至劳动力成本相对更低的国家。比如铁铸件向印度转移,其他如冲压件,向泰国、越南等国转移。而高端产品,中国本土供应商实力的薄弱俨然成为跨国车企眼中最大的难题。
陈文凯表示,虽然跨国车企纷纷投身于在华进行跨国采购也曾热闹了一段时间,但从近两年,特别是去年的情况来看,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似乎并不容乐观。(记者 林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