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15年3月29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上海新闻 荣获2014年度上海市“质量标杆”称号 激发基层劳动者的创新热情,做强“中国制造” 传达部署2015年重点工作和工作要求 主动适应新常态 创新驱动赢未来 创新是上海通用汽车可持续发展的永恒驱动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是上海通用汽车可持续发展的永恒驱动

□ 本报记者 王永清

(上接A1版)

市场需求为创新导航

 

过去,远洋货运行业曾有一个案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远洋货运商只把目光紧紧盯住船只的装载量、行驶速度、能耗上来降低航运成本。然而,船舶的航行时间虽然缩短了,但到了港口要长时间排队等待装卸,造成固定资产闲置浪费,几乎难以为继。后来,滚装卸货轮和集装箱的出现,大幅缩短了装卸时间,减少了船只闲置成本,这个行业才起死回生。在随后的30年里,远洋轮船货运量上升了5倍,总成本下降了60%。同样的例子在汽车行业也并不鲜见,它揭示出,如果企业只专注于产品本身而忽略了配套需求,就会像跛足赛跑一样,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

基于市场、消费和产业发展趋势,公司早在2010年就制订了未来五年营销创新规划,分阶段逐步推进包括卓越体验、快速反应、业务创新、品牌体系、网络营销和创新文化六大核心能力的平衡可持续建设。创新是手段,而建立核心能力才是确保公司在未来竞争中保持领先的关键,为此必须持之以恒地围绕核心能力开展创新。2013年,公司启动了“营销大数据战略”,进行平台战略整合;2014年,公司建立了大数据系统,创造了大数据实践中的诸多业内第一;2015年,公司又与腾讯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大数据分析、多屏联动、品效合一等的DMP 2.0升级版。此举将使公司旗下各品牌在形象传播、营销诉求上与受众需求更精准地对接,成为汽车企业以创新思维推动营销的一个范例。

与此同时,对互联网时代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公司以创新为引擎,点、面、线结合,全方位铺展数字化服务。不仅包括公司旗下三大品牌开设网络旗舰店,通过设“点”,为消费者建立起接触品牌车型的新渠道;也包括以“面”的形式铺展DCC电话数字营销平台,对传统展厅销售形成有益的补充;还在售前、售中、售后各个环节进行创新,包括三大品牌各自推出并不断完善手机应用APP、引入eService数字化售后服务系统等,让全程、全新、全时的服务体验,成为贯穿创新营销、创新服务的“主线”。

不仅如此,公司还重点发力业务模式创新,从单纯以产品为中心的业务模式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客户体验及生活方式导向转变,除了车联网、汽车电商外,还包括创新构建二手车品牌大卖场、汽车金融、人性化定制服务等,致力于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开拓新的增长空间。

 

制度文化为创新蓄能

 

如今,创新能力已成为公司的优势竞争力,在实践上更收获了累累硕果。追根溯源,在于创新已融入企业文化中,成为全体员工认同、全业务链奉行的行动准则。

在我们公司,创新被定义为“辨识关键问题并提供简明解决方案;创造出可行的、崭新的形式,并产生回报”。公司将持续提升创新能力视为体系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强调全局协同的“全生命周期、全产品过程、全业务链”的创新。公司不仅在招聘、培训、提升、持续学习各个环节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更注重围绕基础性创新和微创新,形成体系化创新的氛围和机制,包括搭建“创新Oscar”激励平台等举措,为创新种子提供制度土壤。此外,公司还大力营造领导率先、全员参与、着眼日常、包容失败、培养习惯的创新文化和氛围,从细微入手,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最终汇合成为公司体系竞争力上的“巨创新”。

现代创新理论的奠基人约瑟夫·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需求。而上海通用汽车在实践中对其含义给予了延伸:创新不仅是企业的内生需求,更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永恒驱动。(作者系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