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15年3月29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观点 解构与重构:“工业4.0”背景下的汽车制造 “进入家庭”的并非单轿车 自主车企两极分化现象探究 豪车国产化是把双刃剑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进入家庭”的并非单轿车

□ 作者 张明生

2015年1至2月份,我国汽车工业累计销售汽车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25%,低于年度增长7%的预计数甚多。乘用车总计增长8.72%。其中,SUV高速增长46.17%,MPV大幅增长17.47%,而销售量占汽车总量一半的轿车只增长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0.21%,微型客车则大幅下降17.96%。在SUV车型中,两驱SUV增长68.89%,而四驱SUV下降25.58%。

近年来,每当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时,轿车是汽车生产商向经销商压库存现象最严重的车型,2014年亦是如此。因此,今年前两个月轿车销量增长率过低有消解经销商库存的因素,但微不足道的0.21%数值还是反映了轿车市场发生了新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汽车工业的从业者构筑起“轿车进入家庭”的汽车梦,开启了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之路。得益于改革开放30年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巨大变化,汽车工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轿车进入普通居民家庭已从梦想变为现实。与之相应的是,轿车产品也从早期被称作“老三样”的桑塔纳、捷达、富康3款车型,扩展到如今46家企业生产的480多款产品。

然而,城市SUV和低端MPV车型的异军突起,正在改变私人汽车消费的习惯思雏,原本汽车工业界认为在家庭购买第二辆车时才会考虑的SUV和MPV车型,目前正在成为不少首次购车人群的优先选择。这一私人汽车消费结构的变化,迅速侵蚀了轿车的市场份额,直接削减了轿车销量的增长数量。

前4年,乘用车销量的各年度增长率分别是5.19%、7.07%、15.71%和15.99%,而相同年份的轿车销量增长率则分别为6.62%、6.15%、11.77%和7.43%。轿车销量年增长率从2011年高于乘用车增长率到2012年开始低于乘用车增长率,而且差距越来越大,统计数据明确无误地反映了轿车市场的增长持续乏力。

一方面是诸多的生产企业和众多的车型产品,另一方面是总的销量增长幅度降低,使得轿车市场的竞争在原有基础上更加激烈。

面对轿车市场竞争态势的变化,已经有轿车销量不断下降的企业开始主动进行战略调整。

今年1到2月份轿车累计销量同比下降57.03%的江淮汽车,在2014年4月就决定不再扩大乘用车的基建项目、停止继续扩张产能,集中打造MPV和轻卡等优势产品,将企业战略由“乘商并举”转为“做强做大商用车,做精做优乘用车”。江淮汽车的调整应该见到了成效,在今年前两个月商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9.49%的情况下,江淮汽车的总体销量还是增长了3.95%。

同样是今年1到2月份轿车累计销量下降59.4%的长城汽车,也在2014年9月决定暂时放弃轿车业务,聚焦资源发展SUV。今年前两个月,长城汽车的总体销量增长16.84%,其中,SUV销量增长55.27%,双双高于行业平均增长率。

不仅国内企业如此,国际汽车企业也有主动调整产品战略者。2015年3月,有国外媒体报道,基于“轿车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车型领域,想要盈利很困难”的原因,日本三菱汽车决定今后不会继续研发轿车,而将注意力放在SUV车型上。

除江淮汽车和长城汽车外,今年1到2月份轿车累计销量下降50%以上的企业还有几家。这些企业如果还在轿车市场守株待兔,与束手待毙无异。无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研发能力的轿车生产企业来说,虽然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可以一时缓解因长期亏损造成的资金紧张之困,但就犹如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终究会枯萎和枯竭一样,企业是不可能长期健康发展的。

面对“汽车进入家庭”不再是单一的轿车产品这一私人汽车消费出现的新变化,一些弱势的轿车生产企业当及早谋划调整之策,早调整,早主动。否则,在竞争愈加激烈和总体销量增长有限的双重挤压下,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只会是雪上加霜。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