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场增速逐步放缓的大背景下,国内车企兼并重组风潮再起,这无疑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兼并重组是一条充满未知与变数的道路,福祸相依。鉴于国际先例,成功率仅有五成,置身于并购大潮中的中国车企应怎样闯出“华山一条道”?
兼并重组整合提速
日前,长安福特发布声明,明确正式收购哈飞汽车资产,目前正在进行相关资产的收购和交割手续。长安福特收购哈飞,将进一步完善在中国市场的布局,辐射西部、华东与东北三大区域,加速在中国市场发展。
但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内车企兼并重组的动机,一方面来自行业重复建设严重、产业集中度低对行业长远发展的束缚:另一方面是因为汽车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重视。
前几年,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对汽车行业主要汽车企业集团进行的产能情况调查显示,2015年年底规划产能将高达3124万辆。而根据发改委从地方政府所了解的规划情况,全国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产整车,“十二五”末规划产能更远超3124万辆这一数字,说明产能过剩风险仍在加剧。
对于不断加剧的产能过剩风险,国家《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要求淘汰落后产能,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鼓励汽车重点企业及有实力的其他企业,去兼并重组汽车企业,利用现有存量资产和资源,进行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内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
另外,中国汽车行业经历了多年发展,已经拥有大大小小100多家整车企业。行业整合迫在眉睫,抱团合作是必由之路。像我国这样拥有众多汽车企业的现状显然是不利于行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兼并重组来解决。今后几年,区域性兼并重组必将加速。此外,国内汽车产业的竞争日益加剧,汽车行业利润不断下降,车企也需要通过行业内的并购重组突破瓶颈。
重组之后产生新困扰
《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之后,为将汽车产业做大做强,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在国家鼓励之下承担起兼并重组重任。不过,遗憾的是,汽车业的兼并重组仍然举步维艰,障碍重重。事实证明,在国内汽车市场,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并非易事。虽然国家在政策上提供了各种支持,但买卖双方“与生俱来”的自身问题会给交易带来各种障碍,合并之后的后续问题更是让不少企业焦头烂额。
回顾过去几年国内车企的兼并重组案例,双方共赢的结果不多,不禁让人对车企的兼并重组的效果产生疑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曾表示:“汽车企业兼并重组的成功率是50%,中国并没有出现明显偏离这一规律的迹象。”
另外,由政府主导“拉郎配”的兼并重组也带来了弊端,效果并不理想。以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的哈飞汽车为例,其初期依靠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在国内微车市场取得过不俗的成绩,但其后在政府主导下归入长安集团后,丧失了自主发展权,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而长安收购哈飞和昌河之后,为两家企业输血几十亿元,结果不但没有扭转哈飞、昌河连年亏损的局面,自身的经营状况也被“拖累”。看似顺顺当当的买卖,却在后期的经营过程中让双方都亏了本,陷入进退两难之境。
现在,不少汽车集团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已面临产业竞争激烈、研发成本高等种种难题,若再“被迫”背上兼并重组的“包袱”,势必会拖累双方的发展。前“车”之鉴,可见一斑。
重组需要调整心态
综合来看,中国车企不堪回首的兼并重组失败经历都是由于没有正确的心态造成的——过于盲目,导致缺乏明确的整体战略规划;过于激进,导致缺乏对被收购企业潜在风险及并购后整合挑战的认识;过于自信,导致缺乏前瞻性的资源储备;过于安心,导致缺乏对收购后所需追加投资的考虑。
另外,盲目地兼并重组、强行撮合只能带来交易双方“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专业人士看来,政府主导的“拉郎配”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企业,是否应该兼并重组以及如何兼并重组,应更多地交给企业自身和市场来抉择。
此外,从企业自身角度来讲,在中国整车企业实力不是很强的背景下,通过兼并重组实现1+1>2,以“巨无霸”般的规模占领市场、夺取“话语权”的做法并非都能灵验,而其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是,如果企业自身实力不济,盲目扩张还会致使企业陷入尾大不掉的困境,使其忽视核心环节的优化升级。
其实,无论什么类型的车企,在开启并购模式的那一刻开始,要考虑的不应该仅仅是“买卖”本身的获利,而是要想尽办法尽快实现合作共赢。说到底,汽车行业的兼并重组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手段,而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在兼并重组时,时不时会遭遇到一些来自政策法规层面的“瓶颈”,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给予足够重视,使汽车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成为一种新常态。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并购重组是一条汽车企业打破瓶颈的捷径,不能因为困难重重就妄自菲薄,不敢迈步。当前,中国车企最需要的是调整心态,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和长远规划出发,有力、有效地开展兼并和重组工作。相信,随着竞争加剧和本土车企的成长,中国车企都能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其中,勇于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率先走出温床的企业,将更有机会磨砺出强大的实力。(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