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15年8月2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上海新闻 上汽管理学院投入试运营 创新转型 服务主业 “从零开始”,为自主品牌事业奋斗不息 创新聚力助推延锋“有质量、可持续”发展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零开始”,为自主品牌事业奋斗不息

——记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底盘部总监芦勇

(上接A1版)

如何把这份“创业”的激情传递给同事?原底盘党支部组织委员钱昕说:“芦总会为每位员工规划职业发展方向,而且是通过正向引导,不断鼓励你的优点,使之成倍放大,同时包涵你的缺点。大家与芦总在一起时,都会感到有一股很强的正能量在推着你往前走。”

对这支年轻的团队来说,首次完成全新平台架构的自主研发固然是一大突破,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建立了相应的流程体系。这使他们有足够的底气来做好后续项目,其中包括上汽新一代电动汽车平台架构。

而上汽现有的新能源车型,也与芦勇有着密切联系。正是这位上汽EPS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项目的总负责人,带领团队打开了EPS核心技术的“黑匣子”,节省了上亿元开发费用,实现了上汽在底盘电控系统上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并在荣威E50、荣威550 PLUG-IN上顺利投产。这也是上汽首次向合资企业输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零部件系统。该项目荣获2013年度上汽技术创新奖一等奖。如今,经过优化升级的第二代管柱式EPS,已在名爵锐行上实现大批量生产。

底盘部转向科主任工程师张成宝回忆道:“EPS项目人员有限,开发困难重重,而且涉及跨部门、跨公司的合作。芦总为我们理清思路、协调资源,主导解决了好几项技术难题。”有一回,EPS自主开发小组受困于高速环道上无助力的问题,贵任工程师花了好长时间仍未找到原因,正是芦勇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为其指明了方向。类似的例子在EPS开发过程中还有很多。

这种专业、高效的行事风格,也体现在团队管理上。自上任伊始,芦勇便按照专业化分工调整部门组织架构,推动各领域研发更趋深入。新设立的跨功能块科室——集成科高级经理刘飞,对芦勇提出的“先出善手”合作方式感触颇深:“工程开发除了专业技术,另一大关键就是人员协同。大家都乐意主动帮助别人,也会获得别人的帮助,很多误会自然就消除了。我们在与其他部门和科室沟通时,就非常顺畅。”

良好的协作促成了EPS、铝合金车轮新型铸造工艺、减震器及制动卡钳新型设计等创新成果。这些鲜活的案例都能在底盘部的“科技走廊”里看到。平日里,各类竞赛、培训川、评奖、表彰活动,也在持续激发着部门员工的创新热情。

“用各种手段营造氛围,告诉大家,创新不那么高大上,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只有每个人都积极思考,我们才能从众多‘微创新’里培育出更大的创新成果。”芦勇说。他也坚信,这些创新“火花”会在新的平台架构研发中展现价值。而他自己仍然享受不断解决问题的乐趣。“就像乔布斯所说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这条自主研发之路,他和他的伙伴们还会一直走下去,为底盘部愿景“成为中国汽车架构设计最具竞争力的团队”而奋斗不息。(记者 杨阳)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