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18年9月16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新知+|Wissen+ 开启未来世界的思维方式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启未来世界的思维方式

你还在用十八世纪的思维看这个世界吗?这个世界的状况越来越复杂,客观实在、因果关系、科学的理性等以前建立起来的经典观在时代发展过程中似乎不那么万无一失。在将量子物理学成果应用于科技、实业、创业的过程中,马兆远发现,除了将量子物理学应用于物理科研本身之外,它还带来了强有力的思维借鉴。

《量子大唠嗑:开启未来世界的思维方式》

作者:[中] 马兆远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

师从超冷原子物理理论之父Keith Burnett,25岁时于牛津大学博士毕业;美国国家标准局攻读博士后;伯克利研究助理,芝加哥大学访问教授,30岁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正教授博导。作为首席科学家,他为中国空间站天宫四号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冷原子量子实验平台。

就是在学术生涯势头正劲的时候,也就在量子科学成为流行名词的时候,《量子大唠嗑》作者马兆远做了“圈子”的出走者。凭着科学的初心,以物理学、以实验为核心的体验主义精神,他卷起袖子做了实业,希望去做一场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联系的实验。《量子大唠嗑》可以算作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心得笔记。

我们身边所有的一切都是依据量子力学的原理来工作的。最近20年,量子力学开始给我们揭示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个新的世界除了让我们惊讶之外,多少会让我们更加迷茫。我不得不从源头上先去想明白“什么是科学的认知”,通过这样的认知来了解我们到底缺了哪些东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20世纪的物理学和数学的发展。先补上这一课。

再看量子与经典世界的认识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危险的举动。在一个尚古气息浓重而没有科学传统的文化氛围中,不熟悉经典的科学路径,而直接跳跃到量子理论,很容易进入另外一种神秘论。这样的话,量子理论又会被看作虚无主义的支柱。我建议读者,不明白第一部分,千万不要开始第二部分的阅读,会很伤神,甚至被误导。

用量子力学去理解各种现代的学科理论,我们会面对两类困难:一是多数人对物理的了解是不够全面的,他们利用古人的观点来类比更是错误的;二是我们作为物理工作者也没有彻底搞明白量子力学。按照我们的认知习惯,我们不得不借助于已有的经验来学习新的事物,这也是最懒而方便的过程,我们无法想象婴儿怎样了解世界。倘若让我们从头认识世界,我们会感到困难和无所适从。量子力学在一定意义上暗示我们,世界不一定是我们所习惯认识的,而且我们的认识方法可能也不那么合适。这多少让我们震惊,渐而惶恐。

能够抛弃已有的经验和先验判决的声音,重新以虚空心态去学习,需要伟大的勇气,这也是学习型社会里人所应具有的内涵。我们在婴儿时期学习语言,会在语言与事物、概念、内涵之间建立联系。而成年以后,总有一个已知的关联来做认识新事物的媒介,把未知的和已知的联系起来,但是,如果连已知的经验本身都被怀疑了呢?

量子力学所阐述的思维与我们的传统思维完全不同,也无法用我们已知的东西来类比。我们必须搁置已有的思维习惯而重新像婴儿一样认识世界,重新审视我们已有的观念。我们不得不这样做,以建立经典世界和未知世界的沟通。但同时,这种新的认识也为我们开启了更广阔的未知世界。

古代哲学家们努力寻找广阔的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的终极理论和绝对真理。而杜威所倡导的体验主义精神却强调了一件事:“也许那里从来没有,也不会有终极的真理,我们只是不断找到更好的解释。”这本书会从这些年的量子力学认识上对杜威的体验主义做出一个更为基础的诠释,使得体验主义变为一种具体的工具,而不是通用的哲学。

我们寻求的终极解决方案或者真理,应被看作我们继续去认识世界的工具或阶梯。我们在利用这些工具开拓未知世界的时候也要处处提醒自己,这些工具也会成为规划我们行为和限制我们认识能力的枷锁。(本文节选自马兆远为《量子大唠嗑:开启未来世界的思维方式》一书所作的前言)

速读

这本书由科学、量子、世界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在讲什么是“科学”,它把一个本应该早就让大多数人了解的概念重新阐述一次。“科学本身是一个方法论”,它区别于“神秘论”。在这一章里,作者阐述了现代科学思想怎么看宗教和哲学。

第二部分可以看作是以量子力学为例展开的对现代科学方法的介绍,其阐述了怎样通过实证来建立量子力学。但量子力学不仅仅是被现代科学方法建立,它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也挑战了这些方法,从而使得人们意识到,其实科学这件事情所追求的内容和意义,远不止我们今天了解的这么多。

第三部分讲的是在企业创新和知识型社会里对科学方法的应用,尤其体现在一些量子力学给我们的新启示。目前,这些启示只能算作启示,不能算作论证。论证的事情可能要等我们对量子力学有更深入的了解之后才能有实际的意义,但这并不妨碍对已经到来的“知识工作者的社会”的管理方法产生一些有意义的借鉴。

节选

量子模拟和人工智能

人类的思维更趋近于量子信息,当经典信息和量子信息重新组合,会形成一个外表和记忆、思维完全一样的人。而量子力学要求原来的物体因为被扫描的量子信息发生变化,完全消失了原有的关联而变成没有“灵魂”的原子团,“人”被传送到了宇宙的另外一端。由于人通过记忆来感知时间,当这个人在等待他的经典信息通过光速传来,结合早已到达的量子信息部分而重新组合为人的时候,醒来时与他被扫描时候完全一致,依旧是年轻和相同的记忆,十八岁还是十八岁。他对这1400年没有任何记忆或任何知觉,宇宙旅行对他来说,时间是停止的。公元2000年,丹麦的物理学家利用光子和原子在实验上证明量子信息隐态传递的可行性。虽然这离人体传送还很遥远,而且我也很难相信这个路径将来会实现,但并不妨碍科学家在更大、更复杂的体系上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我们这一假想里还有两个缺乏证据的关键假设:其一,人的思维由经典心思和量子信息组成;其二,在整个传递和等待过程中,量子信息被很好地保留到被传递的人醒来的那一刻。

虽然今天还略显无力和幼稚,科学却从未停止对人类思维的探索。我们相信,总有一天人类能了解自己,甚至可以模拟人类的思维而创造机械的思维——人工智能。2014年后,多位互联网科技大佬在不同场合表示,人们要警惕人工智能。但这样关于人工智能的恐慌已经有过好几次,第一次源于计算机的诞生。美国电影是个好东西,它常常反映了科技的最新进展。电影《模拟游戏》以图灵在“二战”的经历为原本,当时人们认为牢不可破的密码被图灵的计算机破解了,从而使盟军最终赢得了胜利。人们开始想象,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计算机可超过人类。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大型的商用计算机在处理一些问题上确实有效,但跟人比较智商还差得远。

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个人电脑的普及带来了人类对人工智能的又一次恐慌。电影《机械战警》《终结者》都是这个时代的代表。2006年以后,随着深度学习算法和硬件的发展,人类迎来了对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恐慌。《超能陆战队》《Her》就代表这一阶段,尤其是被互联网人追捧的奇点理论。到2045年的时候,人工智能有可能超过人类,最终绝尘而去,人类反而会被机器人奴役,被霸天虎或者汽车人统治着。

还在用传统思维方式应对互联网时代吗?

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面对瞬息万变、接踵而来的海量信息,你是否焦虑万分、惶惶不可终日?为什么处于相同的起点、类似的背景下,有人总是快人一步,而你还是芸芸众生里普通的一员?那是因为你还在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应对互联网时代。

《量子思维:如何实现人生逆袭、阶层跃进》

[中]蒋虹

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思维方式让我们举步维艰,越来越难。《量子思维》旨在帮助企业和个人看清互联网时代,了解互联网思维的底层架构,为在互联网时代获得经营结果提供创新思维与系统方法。

《超级连接者:破解新互联时代的成功密码

[美]伊桑·祖克曼

我们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才能对这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世界有全面、清晰的认识?我们需要借助哪些工具,才能更好地生活在这个互联互通的世界里?本书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资深教授伊桑·祖克曼的扛鼎之作,它破解新互联时代的成功密码,教你成为超级连接者。

《网络人的未来: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100个预言》

[中]沈拓

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到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传统的商业、媒体行业、教育行业,甚至整个社会形态会发生什么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与互联网行业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我们,未来会是什么样子?让我们从本书中寻找答案。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