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22年10月16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市场动态 汽车设计呈现跨界融合趋势 特斯拉装备9000吨级车身压铸机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汽车设计呈现跨界融合趋势

□ 本报记者 甘文嘉

将科技、情感、美学协调统一,集生态、绿色、智能于一体。设计的本质是创新,正在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设计无界恰是汽车设计后续发力的底气所在。

日前,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在上海召开。与此同时,达索系统3DEXPERIENCE“黑客松”2022设计大赛近日在上海举行。设计之都大会主题为“设计无界,相融共生”。与此相呼应,黑客松大赛展现出了汽车设计的跨界融合趋势,跨界融合的元素越来越多,设计手段更加多样化。

外观和内饰设计和谐统一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汽车设计的第一核心要务。当前,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早已过了仅仅满足于功能诉求的时代,市场对产品的美学体验、人性化体验有了更高的要求。当汽车进入智能电动时代,人机交互是常态,消费者对内饰的感知已经开始与居家舒适度进行对比了。

“外饰设计师像摇滚明星,很在意个性。内饰设计师像一个乐队的指挥,强调协调、和谐。”合众新能源哪吒汽车设计中心总工程师张文泉用了这样一个比喻。现在,汽车公司新一代设计总监由内饰设计师担纲的现象越来越多,但外观设计师依然是主流。电动车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是续航里程。续航里程与汽车重量、风阻系数有关,风阻系数每降低0.01,就可以增加10公里续航里程。风阻系数与汽车外观设计有很大关系。汽车设计讲究“形性协调”,形状一定要跟着功能来。而内饰的构架变化,对内饰设计带来了另一种挑战——将外饰中某个元素应用到内饰中,或者将内饰中某个元素应用到外饰中。比如,将外饰的某一特征线贯穿到内饰中,把设计语言统一起来。“这是汽车设计常用的手法。”

卓迈汽车高级设计总监焦阳表示,一辆好看的汽车一定是内外兼修,内饰和外观是和谐的统一。比如,车灯是内饰件还是外饰件呢?其实是内外连通的。汽车分为外观和内饰,但汽车设计就要把内外打通,将汽车设计成消费者想要的样子。

一个好的设计师最好跨界

在奇点汽车联合创始人、首席设计官杜宝南看来,智能电动车就是一部放大了的手机,它整合了外观设计和内部智能交互功能。现在的手机外形基本上都一个样,都是长方形。但以前的手机有各种各样的外形。从造型设计来看,手机设计的复杂程度不亚于设计一辆汽车。杜宝男认为,跨界对设计师来说,是很宝贵的经验,可以借鉴、融合不同领域的设计理念及方法。汽车的开发周期很长,以前六七年才推出一款新车,现在最快可能只需3年半时间即可,而手机基本上就是每隔一年、一年半的时间就推出一部新款产品。如果从手机设计转型到汽车设计,在设计时间、节奏把控上就会游刃有余。

现在,消费者很注重内饰的整体格局以及各个细节,内饰精细程度高、难度大、工作量大,对设计师的细节把控能力要求也高。杜宝南解释说,手机间隙只有0.1毫米的公差,而汽车是1毫米,手机间隙公差的把握程度比汽车难太多。

在国外,像雪铁龙、宝马等汽车公司,设计师都是轮岗的,这对设计师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历练机会。张文泉说,他在湖南大学读书的时候,工业设计系本科毕业被授予工学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得文学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得设计学学位。最近,设计学位改成了交叉学位,可授予工学和设计学两个学位,设计这一门学科终于被定义成交叉学科了,这意味着有关部门也在鼓励设计的跨界。

融合工业与设计之美

有一些汽车广告,在手机上播放与在电脑网页上看到的效果大不相同;或者在网页上很好看的车与真车又不太一样。如何用数字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保证物理准确?达索系统大中华区多品牌高级销售总监包大石表示,汽车设计其实是在设计一种体验。黑客松活动已经举办到第三届了,从单个CATIA软件发展到3DEXPERIENCE体验平台,旨在将用户体验贯穿到从产品创意阶段开始的汽车产品全流程。

采用创新的数字化技术将创意绘成蓝图,甚至诉诸产品开发是未来设计师们的一项必备技能。作为当下火热的赛道之一,智能电动汽车的设计制造代表了汽车与能源、交通出行模式、互联网技术等各领域的加速融合。智能化、数字化是工业与设计相互融合的有效方式。在这一方面,达索系统3DEXPERIENCE平台能够便捷地基于三维模型构建产品创意、研发、制造的数字化体验环境,进而帮助设计者获得研发、仿真、制造的高效协同。

一个卓越的工业设计需要找到美学与实用的最佳契合点,需要以客户体验为出发点,打造产品和功能,还要遵从设计者的内心,并关注用户需求,最终让产品服务于人。张文泉表示,“设计师,造梦者也。”最重要的是,设计师首先自己要有梦想,软件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表达创意,让人更懂设计、认可设计。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