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经信委智能制造推进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阶段,上海将进一步深化与特斯拉的合作,推动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功能板块在沪布局。这被市场解读为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功能)即将被引入中国。
目前,特斯拉在中国没有开通FSD。此前,已有多次传闻特斯拉FSD将在中国放行。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储瑞松认为,FSD会在今年或明年进入中国市场,并在2025年规模化开放。
FSD是自动驾驶的“天花板”?
在汽车行业,特斯拉最先将Transformer应用于量产车智能驾驶,比其他企业早一到两年。Transformer是让整个AI行业沸腾的神经网络模型(变形金刚)。在此之前,辅助驾驶的感知算法模块主要运行卷积神经网络CNN。2022年,特斯拉在新一届AI Day上推出了能够检测通用障碍物的Occupancy Network占用网络。
简而言之,特斯拉方案的好处是可以不依赖高精地图,更快做出判断和决策,演化的核心思想是做到更快、更准。
当前,很多自主品牌已经实现自动变道、自动超车、自动进出匝道这些功能,而且整个驾驶过程非常连贯。两者在实现方式上有所不同,特斯拉始终推崇视觉雷达方案,而自主品牌当前比较主流的做法是通过激光雷达配合高精地图实现高阶驾驶辅助。与此同时,这些车企还会配合视觉摄像头以及毫米波雷达,弥补激光雷达所不能应付的部分场景。但因为严重依赖高精地图,所以失去高精地图后,高阶驾驶辅助功能将不能实现。
为摆脱对地图的严重依赖,理想、小鹏、华为等企业已经开始对重感知的高阶驾驶辅助功能进行积极开发。
根据比亚迪发布的最新消息,比亚迪智能驾驶新负责人到位,直接瞄准高阶的高速领航功能,“对标”特斯拉FSD的体验。比亚迪智驾体系调整后的首个产品高速NOA,据说年内就会量产上市。最重要的是核心算法,由比亚迪自研,而非采购。
对它要有足够的宽容
研发周期长,落地难度大,回报遥遥无期……自动驾驶企业及其股东不得不重新审视背后的效益问题。特别是在经济下行、供应链受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大环境中。
福特首席高级产品开发和技术官道格·菲尔德表示,要在密集的城市环境中实现自动驾驶,“比登月还难”。比亚迪老总王传福说:“现在所谓‘自动驾驶’,就是被资本裹挟的。我认为自动驾驶发展到最后,顶多做到‘高级辅助驾驶’,仅此而已。”
Transformer对数据规模有硬性要求,如果数据量达不到要求,性能反而会比CNN更差。因此,向Transformer切换的前提是,能获得足够的数据喂养它。
对此,特斯拉作为智驾车辆保有量较高的车企有更大优势,但这只是开始。因为收集更多、更高质量的数据是一码事,用它们训练出足够强大的模型是另一码事。在海量数据中训练海量参数的大模型,需要的是天量算力,只有大型云计算中心才能胜任。
从数据、算力、芯片到法律层面,可以大致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使强如特斯拉,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FSD,在当前看来,显然是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目前能做到的只能是L2级后无限的“+”。不过,放行特斯拉FSD,就像在池中引入一条鲇鱼一样,有利于促进国内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
对消费者而言,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L2级后无限的加号意味着消费体验更优。(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