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23年12月3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特别策划 车圈大佬争论的AEB,没有那么“神”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车圈大佬争论的AEB,没有那么“神”

□ 本报记者 李修惠

导语

这一阵子,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和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因为“AEB”争论不休,引发了大量关注。车圈大佬争论的“AEB”到底是什么?本期《上车说》,编辑部请到了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智能驾驶检测研究实验室主任曹寅。

Q:有人说AEB系统就像你在学车时坐在副驾驶座上的教练,它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帮你刹停。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什么才是AEB技术?

曹寅:AEB学名叫自动紧急制动系统,遇到突发的碰撞风险,车辆会自动刹车,避免事故发生。它是一种主动安全技术。

按照我们国家标准对自动驾驶的分级来看,AEB属于L0级。其实,AEB并不是一项新技术,AEB系统在新车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即使在低端车型中也是常见的。

Q:从速度上看,AEB是否有触发条件?

曹寅:当车速低于40km/h时,AEB才会被触发,主要原因是它解决不了高速情况下的一些感知问题,而感知敏感性影响到执行策略是否正确,所以AEB的触发不会把车速放得太高。

另外,我曾经在测试AEB时感受过,当时车速为40km/h,触发时,保险带勒在我身上,真的很疼,我绝对不想再尝试第二遍,根本无法想象在车速80km/h的情况下突然触发AEB。

曾有人在试驾时出过事故,当时车速为80km/h,保险带突然勒紧,整个人的身上被勒出一整道伤口,历时3个多月才痊愈。

要特别提醒大家,AEB始终扮演着辅助驾驶的角色,不能因为有了AEB就疏忽大意、肆无忌惮地驾驶,驾驶员终究是第一决策者。企业也要引导用户更好地理解这项功能,AEB是最后一刻“千钧一发”救命的,并不是一种智能驾驶。

Q:AEB只是辅助,主要决策还是在人。但是现在,随着自动驾驶的普及,不少车主喜欢开启自动驾驶体验一把。那么,在自动驾驶时,会不会触发AEB?

曹寅:随着自动驾驶的普及,现在我们的驾驶状态发生了变化。就拿AEB来讲,现在的状态肯定和以前不一样了。在自动驾驶领域,有很多相关技术需要与传统的辅助驾驶技术配合,其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是一个“人机共驾”的过程,它要求车辆判断驾驶员处于什么状态,是否具备接管的可能,从而判断AEB是否可以在这个状态触发。从这个角度来看,自动驾驶与传统的辅助驾驶相结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在自动驾驶状态,到底能否触发AEB?我认为可以,但一定有前提。驾驶状态是否满足?环境状态是否满足?在自动驾驶状态,AEB必然会变得更加成熟,因为智能汽车感知范围要大得多,所做出的决策更精确。

Q:看来,从辅助驾驶走向自动驾驶,有着严苛的标准,是不能把它拿来作为一个宣传噱头的。

曹寅:是的,因为机动车检测中心近期也在做关于L3级别自动驾驶的国家准入试点工作。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企业也要具备非常严格的用户告知体系流程,需要非常严谨地告知你的用户如何使用,如何正确地认知这个功能。

Q:现在,很多车企选择自研AEB。对于车企研发智能驾驶技术来说,自研和采购有什么区别?

曹寅:其实,这是一个演进的过程,在各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利弊。企业采购博世、大陆等Tier1所提供的比较成熟的主动安全技术,可以帮助汽车产品快速研发,新车型快速迭代。从当前阶段来看,这个方案确实有优势。

当然,从长远来看,自研是有一定必要的。从产品特性来看,整个智能驾驶系统具备一定的延展性、延续性,中间有大量的数据,做好数据的完整闭环非常关键。我们现在也鼓励企业自研,构建智能驾驶数据闭环,这对后期真正实现高阶智能驾驶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虽然AEB不是一个高阶智驾功能,但仍然由感知、决策、执行这几个部分组成,也需要数据闭环帮助它迭代升级,所以我们认为它是后期高阶智能驾驶发展的基础。现在,很多AEB的Tier1还是一些国外的企业,国内企业很少。通过自研,才能支撑起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Q:对于选择自研AEB系统的车企来说,新势力车企和传统车企是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曹寅:从本身的数据闭环、全栈式的研发来说,前几年,新势力车企在这个领域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因为以往传统主机厂更多是以整合集成的方式来做产品的。

但这几年,传统主机厂也在慢慢转变。我们看到传统主机厂对于自研的投入非常大,这些车企拥有长期的技术积累,包括数据积累和使用场景积累,此时,它们的优势反而体现出来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其实也离不开我国政府部门的监管。目前,我们看到AEB的普及率已经非常高了,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但确实缺乏相应的监管模式。

现在,国家层面对于国家标准的制订正在过程中,行业中充斥了大量的测评,甚至是一些自媒体的评价。我想,从某种角度来说,还是有益的,可是不能过度发酵。

后期,国家标准的发布及推行,会更好地管理,或者说梳理这个市场,让大家有一个更明确的认知。当然,标准并不代表能解决所有问题,它只是设置一个门槛,是一个对于产品大规模投放市场的保障。有了这个门槛之后,就能保障所有的车企在这方面有一条基本的起跑线。其他,我想更多的可以由市场来决定。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