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穿越30年纵横时空,鸟瞰“四叶草”这个全球面积最大的会展综合体,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的成长似乎亲历并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振兴和由大到强的转型,也似乎预言或梦幻着汽车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新生态。
当1985年首届上海国际车展开幕时,其展馆面积仅1万平方米,参展厂家仅300余家。如今,第16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启用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全部13个室内展馆,展出总面积超过35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近20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踊跃参展;展出整车1343辆、新能源车103辆、概念车47辆、亚洲首发车44辆、全球首发车109辆;展出的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争奇斗艳,精彩纷呈。
回顾30年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正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受30年历练后的中国汽车产业,现在又一次面临转型升级的重大考验。当中国汽车市场告别爆发式增长,当移动互联越来越渗透到汽车产业,当“互联网+”时代不可逆转地到来,中国汽车产业正在步入发展的“新常态”。
观摩2015上海国际车展,似乎可触摸到世界汽车科技的时代脉搏和中国汽车产业的企业心动。在车展上,中国各大汽车集团纷纷推出自主品牌的移动互联技术及其新车型,全力以赴践行“互联网+”。
智能互联正在以革命的方式改变着世界。展会预示,在汽车工业领域,智能互联带来两大特点:即汽车的智能制造和智能汽车制造。在生产方式方面,智能互联将通过生产资源的动态配置和制造环节的高效整合,实现汽车生产大规模的定制,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在消费方式方面,互联网汽车作为移动智能互联网的终端,实现“人与人”“人与车”“车与车”“车与路”之间的互联,使整个世界成为相互联系的动态有机统一体。
2015上海国际车展是汽车界思想碰撞与交流的平台。在各类会展论坛上,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展开头脑风暴,睿智时现,贡献出了许多高屋建瓴的新观点和新思维:在智能互联网时代,面对消费者的理念和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带来的机遇并不亚于汽车工业创始人在100多年前遇到的机遇;在能源、交通、环境等压力下,汽车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同时,互联网技术为其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性,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将使现有汽车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传统汽车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只有在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才能达到共赢;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冲击,将导致原来以汽车厂商为中心向以网络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转化;互联网和流媒体的发展,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和品牌传播的高速路;要构建智能互联汽车的生态系统,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动智能服务,完善智能汽车消费环境;互联网和汽车不是“青春期”遇到“更年期”的尴尬,而是米饭和菜肴的匹配,是不断融合的关系;互联网不可能颠覆传统汽车产业,但传统汽车产业必须互联网化;互联网是全新的更危险的竞争对手,必须重新定义汽车,重建客户关系,重新组织制造等,如不成功转型,传统汽车企业有可能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打工者;智能互联汽车是互联网企业和汽车企业的共同方向,它不仅带来产品创新,也带来模式创新;未来的汽车都是互联网汽车,互联网汽车不是一个简单产品,而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的构建才是关键;互联网巨头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和资金、技术、人力等核心要素,正以轻资产方式切入重资产的传统汽车领域,使互联网经济成为中国汽车持续增长的新引擎、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支点和中国汽车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态……
在创新升级的主题下,第16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闪现般地演绎或揭秘了智能互联网汽车的未来生态系统和生态循环。透过车展,能够观察到跨国汽车集团正瞄准中国市场,加紧研发汽车新兴技术;透过车展,似乎能够感受到全球汽车集团都在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进行探索的种种努力;透过车展,似乎更能够感悟到智能互联汽车思维是意味着汽车产业将进行“蛹化蝶”的蜕变。鸟瞰“四叶草”壮景,似乎听到车展在试探性发问:面对“互联网+”时代,中国汽车企业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