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全新Lavida家族借助品牌之夜在广州亚运城体育馆焕然上市,再次站在新的起点上,为车界树立了新的标杆,也为疲软的汽车市场再次激活带来强劲的冲击波。这无论是商品力还是品牌力,乃至对产业的贡献率等,都堪称是开拓新格局的大手笔。正如关注这一品牌的媒体记者们所说,它代表了中国最接地气的汽车品牌,以全覆盖、宜生活的产品形态,生动地描述了当下中国汽车消费的主流文化和价值取向。
毫无疑问,全新朗逸以10.99万元至14.29万元价格区间、10款车型的庞大气势,在性能、技术、功能、外形等全面升级的集束冲击下,再度主导A级车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有人说,全新朗逸再续“神车”并非口号,而是实力的体现,胃口不会小,还会有新的期待。当然,这背后有上海大众30年造车经验的积淀和消费口碑所形成的认同,不可小觑。而朗行以11.29万元至16.29万元价格区间、9款车型的阵势毫不谦虚地成为当下家轿升级的引领者,为顺应汽车向品质、趣味、理性、有度消费提供了切实的产品。
事实上,朗逸的坚挺不仅是价格,还有深受消费者接受的“有形有料”的体系化价值的体现。今天,朗逸以焕然一新的升级,打出信赖的旗帜,喊出“相信爱”的口号。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汽车颇具底气的大众化品牌。
首先,从产品力上来说,朗逸无论在接受度还是销量方面都已做出回答;其次,从品牌力上说,朗逸从口碑传播中已经模糊了它的市场细分,在用途上更是“上下通吃”(在A级车市场,不分年龄),被看作家轿准入具有品质感和好感度的首款或替换车型,代表了最大公约数的需求;再是,从贡献率上说,这是体现中国汽车消费文化,并以中方主导开发的车型,改变了以往“拿来主义”的产品格局。
回顾这样的事实无意为朗逸评功摆好,而是想证明以引进消化吸收的合资企业模式现已进入自主研发、以我为主的新的发展阶段。朗逸的成功意味着汽车合资企业不仅成为进入后合资时代的标志,而且注入了中国元素和文化形态的全新表达,代表了汽车合资企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
毋庸回避,朗逸是在业界和媒体怀疑和质疑之下问世的。为什么这样讲?毕竟这不是完全出自外方之手的产品。2008年,当专业人士听说这款车是中方主导研发的车型时,都不以为然,被当作合资车企应付自主研发的一种姿态,认为不会有新的亮点(技术性能),尤其是对其外形设计在脱离家谱式的表现持有不同的看法;而在媒体看来,这是利用合资技术存量的练手之作,被视为发挥合资边际效应,补充或冲量的低价产品,不是纯正的“种”,对其市场前景普遍表示并不乐观。这是因为有前车之鉴的原因。可以说,在朗逸之前的合资自主的产品成功的并不多,有的甚至落下话柄,不是把两厢改为三厢沦为四不像,就是弄巧成拙的败笔。由此产生对合资车企研发能力的怀疑,并始终被舆论所诟病。
市场表现证明,朗逸经历了先由观望后到热销,再到畅销的过程,以致打破了新车蜜月期魔咒,持续多年热销至今,被业内人士誉为“神车”,以至于成了一种“朗逸现象”,震惊的不仅是业界,还有媒体。7年超200万辆的销量,家族式产品矩阵,仅今年上半年就销售了23.3万辆,平均每月销量近4万辆。如此业绩,令任何车型都望尘莫及。这种“神话”在汽车需求趋于饱和的当下实乃匪夷所思,不得不格外引人关注。
上市现场,大家对朗逸出色的市场表现用了一个通俗易懂的词作了描述:中庸。对其性能概括为:靠请。凭借这两点,朗逸不仅赢得了市场,而且征服了大众的审美,成为中国独具风格的“家轿经典”、一款完全中国化的车型。这一点就连外方都不得不承认,朗逸是为中国而生的品牌。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朗逸在同类车型中延续了德国制造的品质感,在技术性能上有信任感,在外观和内饰上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感。
正如一位中年人在购买朗逸时所说,开这样的车不会丢份,既体面又稳重。年轻人驾驭这款车也不觉得落伍,跟得上时尚的趟,尤其是运动版的白黑车身内饰的搭配,加上强劲动力和炫目轮毂,既酷又个性,风头十足。值得关注的是,考虑到消费的多元需求,除了朗逸本身这两款车型外,朗逸家族还推出了朗行、朗境及蓝驱技术版车型,即以单一车型变成了家族系列,向细分市场渗透和覆盖。
以“品质升级”“功能升级”“技术升级”响鼓重槌,这是此次全新朗逸家族上市刻意想表达或要打的王牌,并以“生活相信爱”
为主题,全力打造品牌年轻化和生活化的概念。尽管全新朗逸家族的推出只是升级,但谁也不会怀疑,这已日趋成熟的品牌背后所深藏的潜力和发展空间还只是个开始,彰显的则是上海大众在新的起,点上的背书,那就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可以生产自己的车型,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文化诉求,由此踏上了汽车后合资时代的又一个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