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15年10月11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零部件 本土传感器企业准备好了吗? 大陆集团展示360度全景摄像头自动泊车技术 科世达创新技术赋予汽车第六感 英飞凌芯片获德国未来奖提名 中国工程师创新指数发布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0年中国AD AS系统市场规模将达80亿元,传感器市场的“春天”正来临

本土传感器企业准备好了吗?

□ 作者 江睿杰

在自动驾驶的趋势下,车载传感器的应用正日渐广泛。有预计显示,到2016年,国内车用传感器市场规模将会从5年前的24亿美元倍增到48亿美元,传感器年销量将从5亿只翻倍达到10亿只,这一增长速度将是全球平均增速的3倍。而在国内市场,外资企业的产品占据明显优势。直面自动驾驶,本土车用传感器企业的技术正逐步成熟,但接下来的路依旧漫漫。

 

还在为寻找停车位或见缝插针地停车而烦恼吗?大陆集团日前在其上海总部演示了一种基于360度全景系统的全新自动泊车技术,该技术通过4个摄像头传感器的协同工作,能使车辆自动识别路面标线并停车入位。

在走访一些零部件供应商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不断发展,车载传感器的应用正日渐广泛,摄像头还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方面。传感器虽然块头不起眼,但却是车辆的“感官”,一辆车上的传感器少则几十个,多至数百个,并且还在继续增加。随着需求日益增长,国内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迎来新的变化。

 

自动驾驶促传感器产业大发展

 

巴黎银行的一项分析认为,2020年全球半自动驾驶的汽车销量可达到870万辆,到2025年更将增至2270万辆。如此庞大的销量中相当一部分会落在中国。有统计显示,中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认可度远超美、英等国,接近90%。汽车咨询公司SBD估计,到2020年,单单中国的ADAS系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市场规模就将接近80亿元,这个市场主要指的就是传感器市场。随着各类自动驾驶技术的推进,国内传感器市场的“春天”正在来临。

即以ADAS而言,就牵涉到多种传感器。“障碍物探测和识别,以及车辆全景图像的生成都需要用到摄像头传感器,自适应巡航系统则需要用到包括长距雷达、激光雷达在内的多种雷达传感器。要保证驾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这些传感器都不可或缺。”大陆集团的一位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道。只有在传感器及时、精确地将收集到的数据传回车辆控制中心后,这些功能才能大展拳脚,显出各自的本领。

此外,汽车油耗和排放控制等领域也都离不开传感器。“发动机启停技术、电池管理系统、胎压监测等都需要借助传感器。”英飞凌副总裁Ralf Bonmefeld表示。除了这些领域,传感器还是车联网的基础,车辆内部的通信和控制,以及车辆和外部网络的信息交互都要用到传感器。

有预计显示,到2016年,国内车用传感器市场规模将会从5年前的24亿美元倍增到48亿美元,传感器年销量将从5亿只翻倍达到10亿只,这一增长速度将是全球平均增速的3倍。

 

外资传感器占市场主流

 

尽管国内市场的蛋糕很大,但这块蛋糕“分”得并不均匀,外资企业的产品在目前市场上占据明显优势。

汽车传感器属于半导体元器件的一种,但和一般半导体元器件相比,它的工艺要求要严格得多。和一般传感器不同,车用传感器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它们通常并不属于电路板,而是独立裸露在外,并且长时间暴露在严重的机械、化学、电磁等外部作用力的干扰之中。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要保持长期稳定地工作,需要要求很高的制造和封装工艺。而且,稳定工作只是基础,车企还往往希望传感器能够占用较小的空间,并且能适应不同的稳压器,甚至不用稳压器,以便灵活地安装于各种不同的车型,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其设计制造的难度。

据了解,由于工艺要求较高,目前中国80%的车用传感器市场被大陆、博世、英飞凌、森萨塔、法雷奥等几家外资企业占据。其中,大陆在ADAS系统方面颇擅胜场,博世在ABS(防抱死系统)和MEMS(微机电系统)领域领先优势明显,而英飞凌则在轮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领域稳坐头把交椅。

面临自动驾驶的发展趋势,这些企业正在加大力度拓展自己在传感器方面的业务能力。大陆集团ADAS业务亚洲区负责人Norbert Hammerschmidr认为, “为了实现车辆更强的功能和可靠性,有时候实现同一个功能需要准备好几套技术。”他向记者举了个例子,“比如摄像头传感器可以用来辅助倒车,但是大雾天它就不管用了,要靠雷达。虽然平常可能雷达用得少,但并不是说有了摄像头就可以不用雷达,这些技术都需要储备和发展”。

 

追赶初见效前路仍漫漫

 

长期以来,本土企业的传感器产品多数只能满足小批量、低水平车型的配套需求,在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基本上乏善可陈。不过,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据常州波速传感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富强透露,他们日前和特斯拉正式签约,将连续两年为特斯拉旗下全部车型提供其自主研发的“电动尾门开阖辅助系统发声器件”,这是为特斯拉定制开发的一款传感器产品,不但在价格上有优势,在一些参数指标上也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同时,波速还为大众、宝马、福特等跨国车企提供同类产品。

在商用车传感器等领域,国内也有企业做出了不俗业绩。无锡盛邦电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子式机油压力传感器在国内重卡市场占据80%的份额,客户包括一汽、康明斯、潍柴、玉柴等国内主要商用车企业。在去年国内重卡市场总销售量下降14%的情况下,无锡盛邦的销售额逆势上扬40%,达到近亿元。

当然,尽管在技术上开始逐步成熟,但本土传感器企业接下来的路依旧漫长。黄富强表示,他们现在的产量还较小,如何扩展产品线规模、不断开发适应智能传感器发展趋势的新产品都是摆在眼前的挑战。

此外,从外资传感器巨头的发展来看,传感器技术和其他汽车零部件技术通常是双管齐下、相互配合,共同来为客户提供模块化的解决方案,这使得其产品不易为竞品所替代。如何抓住自动驾驶的脉搏,不断深化传感器技术和其他汽车技术的融合,将成为国内传感器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一大关键。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