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18年1月7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海外|Global 为何美国人害怕AI,但瑞典人不?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为创新提供缓冲

为何美国人害怕AI,但瑞典人不?

在距离地面800多米的地下控制室里,米卡·佩尔森可以通过面前的4个电脑屏幕查看正在工作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将接替他在瑞典Boliden矿场的工作,但佩尔森并不介意。

这些机器人若是出现在美国的矿场,工人们早就罢工了。《纽约时报》记者彼得·古德曼注意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他发现,虽然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进度领先全球,但72%的美国人对于机器人和电脑取代人类劳动的未来表示“担忧”。与之截然相反的是,80%的瑞典人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持积极态度。

为创新提供缓冲

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面对高速发展的自动化技术可能带来的失业潮,靠薪水维持生计的人们感到愈发焦虑。因为全球化的发展,北美洲、欧洲等地区的富裕国家不得不直面亚洲和拉丁美洲廉价劳动力的竞争,由此埋下失业隐患;如今,令人忧惧的传言还在持续:机器人要来终结人类了。

美国人通常对北欧国家嗤之以鼻,认为它们是“社会主义的保姆式国家”,而不是由那些恃强凌弱、统治着硅谷等地的资本主义者组成的国度。但瑞典提出了这样一个可能性:在自动化时代,为失败提供充裕的缓冲其实是推动创新的最佳方式。

在类似Boliden矿场这样的企业里,工会非常强势,政府也不吝给予扶持,劳资双方非常信赖彼此。在这里,机器人仅仅只是提高公司效率的另一种形式而已。公司兴旺繁荣,员工也能一直从中分取相应比例的额外红利。美国和英国的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即使公司利润飙涨,员工工资却依然停滞不前。

在美国,大多数人依靠公司获取医疗保险,失去工作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也正因如此,劳动者不愿辞职、建立可能获取更高回报的事业,工会也更倾向于把保护就业视为头等大事。

然而,在瑞典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其他地方,政府提供全民医保。失业者可享受政府高额的失业津贴,公司更是出资为员工提供丰富的培训项目。工会通常非常乐意采纳自动化技术,并将其视为保障工作的一大竞争优势。

瑞典就业和一体化部部长于尔瓦·约翰逊指出:“我们不会保护就业,但我们会保护工作者。”

数据显示,瑞典、丹麦和芬兰年度经济总产值的27%均投入了社会服务项目,帮助失业人群和其他弱势群体。而美国在相似领域的投入仅占经济总值的20%不到。如果要让美国变得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样,会与最近几十年里在美国政治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减税热情造成冲突。

对比保障系统

对瑞典企业而言,在社会保障领域投入巨额资金也获得了一项关键的好处:员工显然是乐于接受新技术的。

这一点对于瑞典的采矿业至关重要。以Boliden为例,其大部分矿藏中的贵重矿物含量微乎其微,利润也就可想而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便成了保障利润的唯一途径。玛格纳斯·威斯特伦德是代表Boliden两座矿场劳工利益的地方工会分会副主席,他说:“如果不推行新技术产生利润,我们就会倒闭。”

目前,Boliden正联合瑞典汽车巨头沃尔沃着手推进自动驾驶卡车计划,他们在位于克里斯蒂娜贝里小镇上的一座矿场内进行系统测试。在那里,Boliden的矿产品年产量已经从30年前的35万吨上涨至将近60万吨,而劳动力仍维持在200人左右。

在距离斯德哥尔摩西北部177公里的加尔彭贝里,严寒的松树林下藏有一座矿场,佩尔森和他的同事每年可以在这里挣6万美元。他们每年还享有长达五周的假期。依据瑞典法律,小孩出生后,父母累计可享受480天的探亲假,双方可相互调配假期来照顾孩子。佩尔森认为,有了机器人之后,这一切也不会发生变化。他说:“这是一种瑞典式的思维方式。只要你为公司做贡献,公司也会给你一些回报。”

不被看好的就业形势

如今,这一主张正面临着艰巨考验。机器人和其他形式的自动化技术会对多少工作造成威胁仍不得而知。但预测表明,其可能会带来冲击。

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以全球15个主要经济体为考察对象进行了调查,这些国家和地区总计拥有18.6亿劳动人口,占全球三分之二。研究结论表明,到2020年,将有多达510万人因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崛起而失去就业机会。牛津大学的两名研究人员推断,未来20年内,美国有将近一半的工作机会都会被机器人和其他形式的自动化技术所取代。

当银行网点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首次推出自动存款机服务时,就有人预言银行工作人员将因此不复存在。但随着银行把储蓄存款投资到抵押贷款和保险等领域,更多的就业机会由此诞生,与之类似的趋势也许将再度上演。

事实证明,瑞典和其他北欧国家在处理这类变革方面取得了成功。由企业出资筹建的所谓“保障就业委员会”能够帮助失业劳动者找到新的工作机会,其中就包括位于斯德歌尔摩的TRR Trygghetsradet。今年,通过这个委员会成功再就业的比例达到83%,有三分之二的人找到了与前一份工作的薪资相当,甚至更高的工作机会。

但也有人担心,自动化技术会令这一体系不堪重负。近年来,瑞典大学中年龄超过35岁的学生数量已经下降了将近五分之一:专注传统学位课程的做法,限制了那些处于职业生涯中期、考虑重返校园的劳动者。

为了维持瑞典的社会保障体系,公众需要持续缴纳将近60%的高税率。然而,由于瑞典吸纳了大量为躲避战乱而离家的移民,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可能会减少。这些移民的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就业困难重重。一旦倚赖政府援助的群体基数越来越大,最终将导致反弹。

斯德哥尔摩产业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学家马丁·布里克斯认为:“社会契约可能存在崩溃的风险。”就目前而言,社会契约仍在持续,而Boliden矿场上也是一片风平浪静。

自1257年以来,加尔彭贝里矿场就一直在开采运营。十多年前,Boliden与瑞典电信公司爱立信合作,投资无线互联网。通过无线互联网技术,一旦矿工发现问题,就能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如今,通过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即便是奔波在矿场内大大小小、总长96公里的路径上,矿工们依然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开采的具体情况。

今年41岁的弗雷德里克·哈西斯是当地工会分会领导人,这个分会代表技术人员权益。“对我们而言,自动化是件好事。”他这么说道,“没人觉得自己被机器人抢走了饭碗。我们反而能在现有的人手基础上完成更多的工作了。”

(李修惠编译自《纽约时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