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19年4月14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参考消息 新能源车即将纳入“新三包”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电”保障有法可依或年内落地

新能源车即将纳入“新三包”

4月13日是《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三包”)公开征求意见的最后一天。很多人兴奋,说以后“三电”故障解决不了就可以退换车了。也有人疑惑,好像“新三包”3年或6万公里的保障还不如现在有些企业发布的售后政策更有吸引力。“新三包”实施以后,企业在售后方面会缩水吗?不管怎么说,新能源汽车被纳入汽车“三包”以后,至少一些行业内的不良企业不那么好钻空子了。

“新三包”将“三电”纳入免费更换范围

经济日报

此次修订的重头戏直指家用电动汽车领域。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的产销量迅猛增长,已经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第一。2018年,我国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98.6万辆和98.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7.9%和50.8%。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和保有量逐年增加,家用电动汽车的修理、更换、退货问题,需要进一步精细化处理。

“一直以来,社会上普遍存在误解,就是家用电动汽车没有‘三包’条款。其实,《汽车三包规定》涵盖的产品范围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所有家用汽车产品,从管理范畴上来讲,并不区分电动汽车或传统能源汽车。”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琰指出,受规章发布时技术条件和市场成熟度等因素影响,《汽车三包规定》没有将电动汽车的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三电”等部件纳入对应的换退车条款中,这也是这次修订工作重点调整的内容。

“电动汽车消费者同样享有‘三包’权益。”王琰介绍,此次修订针对的是家用电动汽车重要系统总成及主要零件,一是将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作为与发动机、变速器并列的家用汽车主要系统,纳入免费更换总成的规定范围;二是将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与其主要零件反复发生的质量问题纳入退换车条款;三是要求生产者将动力蓄电池放电容量衰减限值和对应的测试方法明示在“三包”凭证上;四是在退换车条款中补充了家用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起火故障。

王琰提醒,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中的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适用于本规章。氢能源车等其他新能源汽车目前尚未批量上市,本次修订暂不涉及相关内容。

与现行政策有出入,新政还需完善

中国汽车报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逾260万辆,但新能源汽车的质量与安全问题频发,特别是与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等主要零部件相关的问题更多。今年“3·15”期间,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续驶能力、电池可靠度、驱动电机、质量隐患等都是电动汽车当前尚未解决的“痛点”。

业内人士在积极肯定“新三包”规定作用的同时,也对其中有待完善之处提出了建议。

首先,“新三包”规定拟将新能源汽车整车“三包”期与传统家用车一致调整为2年或5万公里,保修期为3年或6万公里,与现行政策差距较大,里程缩水50%,年限仅为37.5%。现有补贴政策和免购置税政策中,其对动力电池的质保要求均为8年或12万公里。

现行补贴政策主要为2015年4月由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其中要求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对消费者提供动力电池等储能装置、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质量保证。其中,乘用车生产企业应提供不低于8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期限。

现行免购置税政策主要是2017年12月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信部、科技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其要求企业应对消费者提供动力电池等储能装置、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质量保证,其中,乘用车企业应提供不低于8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期限。

业内人士认为,“新三包”规定与补贴整车的要求不一致,容易引起消费者不满。当前,整车企业给消费者的质保承诺基本都是8年12万公里或更高,而且多数对动力电池的保修期有明确的单独规定。二是动力电池的质量、可靠性、循环寿命问题是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新能源车的主要因素,保修期及里程降低会严重影响消费者购买信心。三是仅3年6万公里的“三包”期对新能源车二手车的残值极为不利,也会严重影响新车购买和二手车交易。四是缩水的“三包”期可能诱发企业为节省成本,降低产品质量要求,引发产业水平倒退。因此,建议将动力电池保修期单独规定,兼顾消费者权益和整车企业风险。

此外,“新三包”规定中拟明确,动力蓄电池放电容量衰减限值和对应的测试方法由生产者明示在“三包”凭证上。但是,测试方法如果由企业自行明示,其法律效力较低,而且不利于消费者维权。因此有业内人士建议将其修改为,动力蓄电池放电容量衰减限值由生产者明示在“三包”凭证上,对应的测试方法按照国标方法进行。

最后,“三包”规定配套的实施细则也应当尽快出台,这有利于政策的落地。

“总体而言,‘新三包’体现了时代要求、市场呼声,符合消费者现实需求,也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表示。

全国工商联汽车商会新能源汽车分会会长李金勇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相关规定和要求更加明确、界定更加清晰,其对生产厂家提出了更具体、更明确的要求:必须在保证质量、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消费者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这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销售、售后维修环节,以及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电池衰减质保标准正在酝酿

21世纪经济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修订“三包”规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还拟对电动汽车的电池衰减做出规定,要求生产企业在“三包”凭证上明示电池衰减限制和对应的测试方法。

一位新能源汽车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制订全国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三包”补充条款,其中涉及动力电池衰减的质保标准,预计于今年发布和实施。

尽管电动汽车在国内发展已有多年,不过对于电池及整车的报废尚未出台统一的文件规定。业内通常认为,目前电池的使用年限在6年左右,而电池衰减之后,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会大打折扣,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实际情况中可能达不到电池的使用年限。

但在电池衰减方面的质保细则,并未出现在此次的征求意见稿中。

事实上,电池衰减、续航里程降低也是电动汽车面临的常见投诉问题。据车质网上的一则投诉称,一辆2014款比亚迪秦的出厂电池可充电13度,纯电行驶70公里,但2016年只能行驶50公里,2017年行驶40公里左右,目前行驶里程不足30公里,电量(剩余)从55%开始便严重掉电。

电池的早衰现象并非个例。另有不完全统计的调查显示,57.1%的新能源汽车车主表示能感受到动力电池的明显衰减,35.7%的车主表示“有衰减,但不明显”,只有7.1%的车主表示没有感受到动力电池的衰减。

受电池衰减等因素的影响,电动汽车的保值率非常低。近期,有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电动车三年的保值率仅为20%。相比燃油车,电动汽车保值率偏低是业内共识。

事实上,电池衰减属于正常现象,而目前行业的通行规则是车辆电池保质期内“电池性能衰减不到20%”。不过,在实际情况中,电池性能检测往往依赖于厂家,而每个厂家的标准都不一样,其具体检测方式也不对外公布。对于电池衰减的保障,在实际中“形同虚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