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应用有限公司模具事业部调试车间,由高级技师、“上海工匠”张生春领衔的创新工作室有一群富有创新精神年轻人,他们将每一副模具都注入了创新点,解决了各类模具、零件的疑难杂症,提高了模具的质量,降低了零件的返修率,获得客户一致好评。日前,该工作室获得“中国长三角地区劳模工匠(职工)创新工作室”称号。
“鹰嘴”抢时间
公司模具事业部调试车间JBSC侧围OP30通过一个月的研配,可以出件确认状态了。大家围在一起对零件表面质量进行评审。通过几天时间的修整,模具组装完成,再次打件确认R角状态。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鹰嘴”型面出现了凸条缺陷。
这个凸条问题就像“幽灵”一样,时隐时现,困扰了大家一个多月。转眼快到发模期了,再这样下去,模具到了客户那就要100%全检和返修,由此造成的成本浪费难以估算。车间领导此时将难题反馈给了张生春创新工作室的现场工程师,寻求帮助。张生春毫无怨言,看了看发模节点,召集CAE、设计、调试等工作室骨干成员开了个动员会,立志在两周内查出原因并完成整改。
钳工师傅们为了配合工作室查找原因,反反复复拆装模具。转眼五个工作日过去了,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接下来的两到三天里,张生春和工作室成员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连续奋战在模具旁。
在钳工的配合下,他们不断地进行试验和确认,最终发现“鹰嘴”型面镶块在每次R角整改装配后的状态有细微差异。接下来,工作室的现场工程师、设计工程师提出整改设想,并在进行可行性研究后,根据要求进行了结构更改。简简单单的结构优化,不仅解决了凸条问题,也确保了每次R角整改时斜楔的状态一致,抢在发模时间节点前按时完成“鹰嘴”的整改。
工作室将此案例申报了实用新型专利,该结构应用在其他侧围零件上也获得了成功,彻底解决了“鹰嘴”型面凸条问题,为客户节约了上百万元的全检及返修成本。每当有人提起侧围“鹰嘴”时,张生春都会得意地称赞道:“这就是我们创新工作室的杰作。”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张生春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11年,隶属于上海赛科利模具事业部调试车间,现有成员9名。工作室主要从事模具调试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及零件问题的改善,确保正常、高效生产。为了适应公司快速发展及对一线技能人才的需求,工作室自成立至今,以培养员工为己任,实行理论和实际操作并行培训,一批又一批的普通钳工通过张生春的“师徒带教”,逐步成长为班组长、工段长、值班长,由工匠种子成长为工匠。工作室已成为上海赛科利模具人才的孵化器。张生春的徒弟卞榆焕先后被评为“上汽工匠”“上海市模协卓越工匠”。
工作室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2018年共完成合理化建议12项,取得经济效益137万元;发明先进操作法一项,获得上海市职工先进操作法优秀成果奖;开展授课、现场实操培训47次,参与人数达415名;开展“张氏蹭光法”推广5次,参与互动人数达302名;开展师徒带教31对;在公司双通道评聘中,4人晋升技师、18人晋升高级工。
为让创新工作室更好地开展工作,公司为其配备了电脑、投影仪等设备,供员工进行课题攻关讨论、理论培训与学习。实训基地配备了各类铸件、研台及工具,供员工进行技能实操的学习、培训。工作室设有专项经费,用于硬件的配置、活动的开展。尤其是2018年新添置的超声波测厚仪,用于多个铝板项目,为CAE提供高精度测量数据,提高了整改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