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21年5月30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党建 打卡红色博物馆:龙华烈士纪念馆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陵园千古慰忠魂

打卡红色博物馆:龙华烈士纪念馆

位于上海市区西南方向的龙华(属徐汇区),过去曾是一个繁华的古镇。此地的龙华古寺相传始建于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龙华古寺的西侧曾辟有数百亩桃园,每年阳春三月,游人如织,形成旧时“三月半,游龙华;到龙华,看桃花”的热闹景象。然而,民国时期,长期生活在上海的鲁迅先生偏偏不愿意去龙华赏花。他曾在文章中写道:“龙华是‘屠场’,我有好几个青年朋友就死在那里,所以我是不去的。”

所谓“屠场”,指的就是国民党当局淞沪警备司令部在龙华设立的刑场。龙华距离黄浦江不远,水路运输方便。1909年7月,沪杭铁路建成通车,并设立了龙华车站。后来,龙华机场又投入使用,弹丸之地的龙华竟成为近代上海少有的水、陆、空交通条件兼备的地区,因此地位陡升。北洋军阀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上海地方最高军事机构都设在此地,把龙华当作沪上军事重镇。

龙华千古仰高风

1916年,淞沪护军使署在龙华新设立拘留所(后扩建为陆军监狱)刑场,大开杀戒。

1927年3月21日,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成功。同时,北伐军也占领了龙华,结束了军阀孙传芳对上海的反动统治。谁知,此后不久,蒋介石就以阴谋手段突然收缴工人纠察队的全部武装力量并占领了各据点,悍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党反动派变本加厉,杀气腾腾地宣布“宁可错杀一千,决不漏过一个(共产党员)”,疯狂镇压共产党员和爱国志士,龙华和附近的枫林桥一带都变为令人毛骨悚然的大刑场。仅在1927年4-12月,国民党军政当局在上海地区共杀害共产党员、工会干部、工人积极分子2000余人,被捕入狱或被迫逃亡者人数达万人以上。

在龙华遇难者中,不乏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曾是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罗亦衣,在中共五大、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后担任中央常委兼中央组织局主任,1927年年底到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1928年4月15日,他因叛徒告密,在上海被捕,4月21日被杀害于龙华。1929年8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农民运动大王”彭湃,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常委、军事部部长杨殷,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共江苏省委军委委员颜昌颐,中共中央军委和江苏省委军委委员邢士贞同样因叛徒出卖,在上海同时被捕,8月30日在龙华被害。

至于鲁迅先生在文中所说的“好几个青年朋友”,指的是柔石、殷夫、胡也频、李伟森、冯铿5位“左翼作家联盟”(左联)作家。1931年1月17日和18日,由于叛徒告密,包括这五人在内的30多位共产党员及革命群众先后遭到帝国主义租界当局的巡捕逮捕,不久作为“重犯”被移解到龙华警备司令部。在军法处看守所里,他们互相鼓励,面对死亡,表现得坚定、乐观,进行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最后斗争。在只关押了10多天后的1931年2月7日深夜,5位作家即在龙华惨遭杀害。

丹心碧血为人民

上海解放之后,有关部门着手调查革命先烈的情况。1950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发函给上海市人民政府,根据烈士亲属要求和提供的线索,设法查找“龙华二十四烈士”的遗骸。恰在这一年的清明节(4月5日),根据烈士家属和当地人民群众提供的线索,上海市民政局和龙华区接管委员会在龙华原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后方的广场上发现了深埋在地下一米多处的烈士遗骸。其中,完整的有十八具,头、肢骨不全的有数副。从1927起至1937年,在龙华这块土地上牺牲了无数烈士。其中,大多数人的忠骨不曾找到,唯独这批烈士的遗骸幸得留存。

为纪念先烈,1950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指示建立上海市烈土公墓,为各个革命历史时期英勇牺牲在上海的烈士修建纪念场所,1958年正式选址龙华。后经中央批准,1985年2月,上海市政府正式宣布将在龙华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烈士陵园。1995年4月5日清明节,龙华烈士陵园主体工程落成。新陵园以崭新、宏伟的姿容迎接了第一批烈士亲属的祭扫和数以万计前来瞻仰的各界市民群众,盛况空前。

龙华烈士陵园分为主题纪念园区、专题人物纪念馆、历史遗址三个部分,占地近20万平方米。1997年5月28日,龙华烈士纪念馆于上海解放48周年纪念日当天建成开馆,其意义更显深远。

龙华烈士纪念馆建筑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纪念馆高36米,外观为充满现代感的金字塔形,蓝色的玻璃幕墙显得凝重、雄伟。陈云为纪念馆题写的馆名“龙华烈士纪念馆”则镶嵌在汉白玉上。站在纪念馆的平台上,还可以看到西北面的烈士墓区,墓区内的纪念堂安放着540多位烈土的骨灰。纪念馆共陈列和展出了自1840年以来,为中国的独立、自由、解放、建设而献身的235位革命英烈的英雄事迹。

一件绒线背心

龙华烈士纪念馆内展出的实物、文献和照片多达1000余件,不少展品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比如,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书写的《条幅》,上书:“同心协力,造就一个自由、平等、民主、幸福的新中国。”这个《条幅》正是李公朴在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期间赠送给友人的。几个月后,他就因为争取民主,惨遭国民党特务暗杀。

同属展品的爱国民主人士张权使用过的军用对笔看似普普通通,当年的作用却非同小可,它是当事人用来绘制长江沿线布防图的。解放战争后期,张权凭借视察员的身份,到国民党军队各部队视察兵力部署,并将国民党军队的江防部署等重要情报提供给了人民解放军,为渡役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

不过,龙华烈士纪念馆内最有特色的文物,或许还是那件同烈士遗骸一起发掘出的“左联”女作家冯铿的遗物——一件绒线背心。这件背心呈深墨绿色过腰,手工编结,下方有两个口袋,中间对开扣。最为触目惊心的是,其胸前、背后部位有多处枪眼清晰可见,是国民党反动派当局镇压革命志士的铁证。

这一件件曾陪伴烈士走过峥嵘岁月的历史文物,配上“环境再现”等多种现代化的陈列手段,更使人恍若时空交错,走入那个炮火隆隆、风雨飘摇的革命年代。可以说,龙华烈士纪念馆不仅展出了一部革命英雄主义的悲壮史诗,也是一座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神圣殿堂,启迪并激励着后人奋勇前进。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社《国家人文历史》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