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21年10月31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上汽要闻 上汽加快电动智能车发展步伐 上汽中兴成立联合创新中心 加快推动“软件汽车”落地 勇当“引领绿色科技”的尖兵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勇当“引领绿色科技”的尖兵

□ 本报记者 阮希琼

成立三年来,捷氢科技在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研发与车规级产品的量产及推广上不断前行,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在驶入新赛道的过程中,捷氢科技承担着推进上汽氢战略的重任,上汽的文化焕新对其发展有何引领作用?捷氢科技总经理卢兵兵给出了答案。

《上海汽车报》:在“新上汽”企业文化中,您对哪条感触最深?它们对捷氢科技起到了哪些引领作用?

卢兵兵:首先是“用户”。在上汽新价值观中,将“一切从用户出发、为用户创造价值”作为工作核心。如果产品不能为用户所接受和使用,那么所有的投入和付出都是徒劳的。

其次是“伙伴”。在上游,我们积极布局和实施“大国产化”的理念,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进材料、零部件及各类设备的国产化;在下游,寻找应用场景,使生产圈形成闭环。

2021年年中,我们在鄂尔多斯成立了内蒙古捷氢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上汽红岩在鄂尔多斯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落地项目,联合相关关键零部件及基础材料供应商一同前往鄂尔多斯,围绕其丰富的氢资源及大量的重卡应用场景,共同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

再者是“创新”。作为上汽集团旗下的科创企业,捷氢科技始终坚持“研发一代,应用一代,规划一代”,从核心技术研发的深度、量产产品迭代的规划、供应链国产化的布局、车规级零件供应商的引入这四个维度入手,持续提升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和产品的自研与自制能力。

膜电极是燃料电池电堆的关键。我们通过设计、材料、工艺、设备相结合,解决了膜电极批量制造过程中超薄质子膜溶胀、膜电极边框连续走带变形、多层柔性材料精准对位等难题;通过催化剂浆料直涂、膜电极卷对卷高速制造,实现了800pph的生产线速度。

《上海汽车报》:作为一家科创企业,在驶入新赛道的过程中,捷氢科技如何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

卢兵兵: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高学历、高技能、年轻化员工占比越来越高。我们通过推行领导力发展项目、项目锻炼、轮岗、导师带教、专家论坛等方式,促进公司专业人才梯队的建设。此外,公司不断优化培训资源,建立岗位必修课体系,根据培训计划完成各类主题培训;与时俱进审核岗位能级评定标准,组织年度人才申报和评审;优化公司知识库管理系统,将培训资源整合“上云”,为员工发展提供最佳资源;通过内训师队伍养成计划,鼓励更多专家加入内训师队伍,为公司输送高质量的培训资源。

同时,我们于2019年年底正式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截至2020年年底,核心员工100%参与了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进一步激励核心骨干员工、促进外部优秀人才的引进、增强投资者信心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年内,捷氢科技将完成股份制改造,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上海汽车报》:承担着推进上汽集团氢战略的重任,捷氢科技如何发挥自身的企业文化特色,引领公司发展?

卢兵兵:在公司愿景“氢能驱动世界,捷氢引领未来”的感召下,员工积极践行“客户满意,创新合作,激情高效,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公司发展已然驶入“快车道”。

在产品应用上,去年8月,公司发布了PROME M3H燃料电池电堆,实现了电堆中58个一级零部件全部国产化,自主化程度和国产化率均达到了100%。日前,全新一代系列产品也正式发布,借助可扩展的平台技术,打造了具有阶梯式功率等级的系列化产品,为匹配不同车型提供最优方案。

在量产能力上,随着捷氢科技新园区的落成投产,捷氢科技的研发和制造等能力得到了全方位提升,产线覆盖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系统、储氢系统等全系列产品。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在上汽集团新愿景使命、价值观的指引下,我们要勇当“引领绿色科技”的尖兵,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贡献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