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21年11月14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声音 面向“双碳”目标,开拓中国的价值蓝海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向“双碳”目标,开拓中国的价值蓝海

BCG(波士顿咨询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管理咨询公司,是世界领先的商业战略咨询机构,客户分布于世界主要商业地区,涉及诸多行业。BCG与客户密切合作,帮助他们辨别最具价值的发展机会,应对至关重要的挑战,并协助他们进行业务转型。在为客户度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中,BCG融入对公司和市场态势的深刻洞察,并与客户组织的各个层面紧密协作,从而确保客户能够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使其成长为更具能力的组织并保证成果持续有效。

气候变暖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最大的威胁之一,严峻性已经达到了时不我待的程度。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第一碳排放大国,郑重地承诺“双碳”目标,在彰显大国担当的同时,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暖带来和熙的春风。

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任务异常艰巨——

■第一是“碳达峰”强度大、压力大——中国需要在推进发展的同时,实现快速减排,难度史无前例。

■第二是“碳中和”时间紧、力度大——发达国家从“碳达峰”走向“碳中和”需要40—60年,甚至更长的过渡期,而中国要力争用3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并将达成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降幅。

■第三是“碳中和”对中国产业格局冲击强、影响大——能源和产业结构需要经历大的变革,甚至重新洗牌。

中国实现“双碳”目标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政府、企业乃至个人齐心协力,同时掀起向低碳社会转型的浪潮。

在中国,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BCG即将重磅推出新书《中国碳中和通用指引》,把BCG多年来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洞察和实战经验汇集成册,希望帮助政府、企业及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更深入和全面地理解“碳中和”。

聚焦碳中和,把握蓝海发展机遇

虽然挑战很大,但我们可以化挑战为机遇,以蓝海的心态迎接这一次大的变革。

纵观历史,每一次能源结构的大幅度调整,都会引起新科技爆发、产业重组,乃至世界格局的重塑。

从国家到企业,抓住这样一个百年机遇,以积极进取、蓝海的心态应对,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中国而言,如今正面临三大机遇:

■发展的可持续性。避免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可预见的破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暖。

■直接的经济促进。根据BCG在《中国碳中和通用指引》一书中的测算,如果在2℃路径的情景,到2050年,发展“绿色经济”可以带动1%—2%的GDP增长,经济贡献相当可观。

■国家能源安全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油气进口国,中国未来将进一步发展绿色技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是在2℃路径的情景,中国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55%的需求依赖。能源结构转型将带来更多经济上的发展机遇。

企业在“双碳”目标时代的重要作用

科技

过去几年里,科技及绿色领军企业得到了资本市场的极大支持。其中,科技巨头以及初代和二代绿色领军企业的股东回报领跑整个市场。而且,面向“双碳”目标,想要从“碳达峰”走向“碳中和”,科技的根本性突破是重中之重(图一)。

■现有技术的快速规模化。中国在光伏、光电领域的技术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若能实现可再生能源、储能、综合能源服务、充电桩的快速规模化,将迎来重大机遇。

■其他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如果可以实现氢能源、合成生物学、负碳等技术的突破,将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与此同时,国家对科技的重视,也为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了相当大的机遇。

金融

目前,中国绿色金融的规模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依旧面临缺口,并且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对初创期和转型期企业的支持力度也不足。此外,中国绿色金融标准还未与国际认证标准充分对接。虽然挑战重重,但以下四个维度却蕴含机遇:

■资产端:通过产品创新和数据能力,有效识别优质绿色资产;

■资金端:通过专业的绿色投融资能力,调动、协同国内外各类型资金主体(如政府引导基金、国际政策性资金);

■基础设施端:推动绿色金融数据的采集、整合与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金融科技创新;

■政策与监管:推动标准认证、数据披露、绿色相关风险资本和税收减免等。

对金融机构而言,除了推进自身业务运营的净零转型之外,在产品创新、策略优化、企业赋能三个方面也存在投融资机遇。

消费

目前,很多企业仍在实现“双碳”的道路上处于认知、摸索的起步阶段。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消费领域,BCG通过对产业链的系统性剖析,发现大部分产业链能够在终端价格提升可控、成本可控的情况下,实现完全脱碳。

从价格角度看,在汽车、时装、食品、建筑,以及电子产品领域,BCG发现实现完全脱碳对产品终端价格的提升幅度在1%—4%之间,是消费者可以承受的范围(图二)。

从成本角度看,如果把目前减碳举措的成本分为不同梯队的话,40%的举措成本可以控制在10欧元/吨二氧化碳当量的范围内。这对于企业而言,也是可以接受的。

就发展而言,“碳中和”为企业带来了诸多实际的益处:通过低碳运营转型,企业可以实现降本增效;“碳中和”符合眼下资本市场的要求,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消费品企业还可以借这一契机来重塑品牌力,取得差异化的品牌竞争力。

BCG在全球以及中国助力企业实现“碳中和”,从成功的经验中总结出了五大要素:首先是战略目标,要以全面、科学的碳排查基线为出发点,制订全面的目标和地图;其次是包含五大支柱的行动方案;第三是数智赋能,科技创新;第四是落实到组织保障,构建权责清晰的决策和执行团队;最后是变革管理。(图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