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赚就可以卖
澎湃新闻:2008年,伯克希尔·哈撒韦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在港股认购2.25亿股比亚迪股票。此后,巴菲特一直重仓比亚迪,还曾出席比亚迪的新车发布等活动,为比亚迪站台。测算结果显示,截至目前,巴菲特持有比亚迪股份已超过14年,按照170港元的出售均价计算,出售获利超过20倍。
金融投资报:套现部分获利丰厚的筹码,手握现金以备不时之需,也是一种正常的操作。
中国基金报:减持原因,市场上众说纷纭,真实原因无从而知。
新能源崛起,并不意味着旧能源过时
时代周报:与巴菲特“扫货”西方石油相对应的是,国际油价不断上涨。
新能源的价值在于未来可替代当前额外的能源投入,而非立刻将旧能源取而代之。
侃见财经:至于巴菲特为什么在比亚迪的新车交付数量,以及其他数据呈爆发式增长的关口选择减持股票,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今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特斯拉的市场表现并不算太好,拖累了整个板块,全球主要资本对新能源汽车板块进行重新估值。第二,巴菲特对于传统企业的偏好一直没有改变。第三,全球新能源汽车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并且衡量新能源车企的重要指标已经从原来的炒概念变成了交付数量。
一波说:在俄乌冲突及各国经济不明朗的情况下,煤炭、石油等旧资源依然是全球能源的最强保障。新能源的发展前景虽好,但前行道路也是曲折的。
比亚迪能否打破“天花板”?
侃见财经:目前来看,进军海外市场和发力高端品牌成为比亚迪当下最为紧要的任务,但这两点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进军海外市场除了需要面对各国本地对手之外,超高的关税、高昂的运输费用导致比亚迪在海外市场失去了性价比。相较于老牌车企而言,比亚迪自身的沉淀仍显不足,进军高端市场显然没有那么容易。
汽势:国内政策逐渐收紧,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逐渐褪去,不少新势力品牌开启进军海外市场的战略布局,但在海外市场中的整体表现,有机遇但难解近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