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23年1月15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企业之窗 将技术融入MPV的使用场景 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荣膺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质量奖 上汽红岩纯电动港口牵引车交付深圳招商港口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业做后排”、行泊一体、快速补能,上汽大通技术日展示多项特色技术

将技术融入MPV的使用场景

□ 本报记者 李修惠

什么样的MPV才是好的MPV?

1月9日,上汽大通在“TECH DAY技术平台公开日”上展示了颇具前瞻性和独创性的MPV智能化、电动化创新技术成果,首次公开呈现“行业首个多人出行智能座舱技术、全国首款纯电L4自动驾驶MPV”等多项核心技术,以高端化、智能化的特点,成为MPV赛道上的“全能选手”。

“上汽大通是一家拥有全球化视野的全球化公司。我们在电气化上走的是全技术路线;在智能驾驶方面,特别是在MPV领域,我们做到了行业第一;上汽大通的技术一定是量产化的、可靠的、安全的,并能给用户带来价值的新技术。”上汽集团副总工程师、上汽大通总经理郝景贤表示,以智能驾驶为例,基于友道智途的赋能,上汽大通近来在行泊一体等用户体验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上汽大通的技术日现场,你能切实地感受到工程师在无限地贴近日常使用场景,用技术让用车生活更美好。

开创MPV领域智能化技术突破

在“TECH DAY技术平台公开日”上,上汽集团商用车技术中心副主任谢铭诗在诸多技术里“划重点”。

“在智能座舱领域,上汽大通MAXUS是有开发特色和独特理念的。”他说,第一大特点是“做后排”,上汽大通从两年前就开始研发专为多人出行打造的智能座舱。第二大特点是“经历了从下往上走,再从上往下覆盖的过程”,上汽大通的产品线很宽,以前是从下往上做,从单屏座舱开始研发,并追随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但现在,上汽大通是从上往下做,具备了“跨域复用”的货架化软件技术能力,用平台化和模块化,实现技术和成本的梯度化。

目前,上汽大通有700余名软件人才。在用户感受最直接的界面设计与交互方面,上汽大通也储备了10余位相关工程师。“这是上汽大通的‘秘密武器’之一。”谢铭诗说。

基于“专业做后排”的技术特色,上汽大通在此次技术日上推出了全球“首个”为多人出行量身打造的全域互通智能座舱技术。

记者在现场体验了一下智能座舱,上汽大通MAXUS以多屏互动、画中画、灵动控制三套座舱产品,为多人出行的车内空间营造出“内容分享”“互相关爱”和“灵动控制”。

坐在车辆后排,可以把地图界面自动流转到仪表界面,用来释放出更多中控屏的空间,副驾屏内容可随心分享至车内其他屏幕,后排屏幕内容可以向前分享,后排也可辅助主驾变更导航信息。

同时,无论前排还是后排乘客,皆可实现或语音或触屏“一键控全车”。每块独立屏幕也支持多功能利用的“画中画”功能,还设置了专属“儿童模式”,成为宝爸宝妈们的“哄娃神器”。

树立MPV“高端化”标签

除了拥有行业前瞻技术科技的赋能,上汽大通MAXUS旗下MPV产品均由乘用车平台打造。此次展出的上汽“星云”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架构,便是整合上汽集团领先资源,不断迭代进化的“超级技术底座”,基于该架构诞生的MPV车型,高度演绎出了一款MPV车型的应用场景。

作为多人出行场景的首选,大载重对MPV车型的续航能力提出极大的考验。上汽大通MAXUS通过魔方电池和补能方案,布下了品牌“换电”的大局。通过“星云”纯电平台的加持,上汽大通MAXUS攻克电动化核心技术,成为“首家”在MPV领域实现换电补能的车企。

为了提升纯电用户的出行体验,上汽大通MAXUS还推出“快速补能”新方案,计划在今年一季度将该技术正式在旗下高端MPV车型上实现,可实现2分30秒极速整车换电。

为了将“换电补能”快速“从梦想走进现实”,上汽大通MAXUS目前已依托中石化、中石油全国5万余座加油站布局补能换电网络,实现充换无忧。

前瞻科技建起技术护城河

2022年,上汽大通MAXUS已经发布了辅助驾驶、江浙沪行政区域内的领航智驾、自动泊车三大类产品,面对海外市场也发布了基于Mobileye Q4的辅助驾驶。

今年年初,上汽大通MAXUS将发布全国32万公里城际城快、结构化道路的领航智驾,进一步优化下匝道、汇入主路的成功率,以及人机共驾的交互体验;同时还会优化泊车算法,提高可泊车位释放速度,进一步降低对车位的空间要求10-20cm。

立足于智驾“黑科技”,上汽大通MAXUS推出全国首款纯电L4自动驾驶MPV(RoboMPV),专为高端商务出行创造极致的交互体验。

在这辆RoboMPV上,上汽大通MAXUS集成了BEV感知算法,具备行业内领先的感知精度和视域广度、优秀的长尾效应应对能力;感知系统的部件和整车设计高度融合,保持了车辆的美观和统一性。在安全性方面,RoboMPV通过冗余硬件方案以及508TOPS高算力计算单元实现安全、舒适的自动驾驶体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