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曾经说过:“我发现最好的创新优势就体现在公司的组织方式上。”
上汽创新研发总院的“线长”策略虽只推行了三个多月,“线长”已经开始在自己的“试验田”里寻找创新的可能性,让系统更集成,让产品成熟度更高。
春风浩荡满目新。在春分那天,上汽集团今年的重点车型之一EP39迎来了PPV(生产验证)阶段,每一个项目都如期完成交付,不少项目的交付质量更是达到了新高度。
“我们已从网络安全和功能逻辑等角度对EP39的底层软件做过一轮摸底和验证了,目前的问题数量仅为个位数。”EP39项目智驾“线长”叶林说。“线长”是叶林的新身份,也是上汽创新研发总院在EP39项目上试水的新策略。
在流水线作业的工厂里,一条线上的负责人叫“线长”。在上汽创新研发总院,“线长”则为一条CAN(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产品经理。
“通过‘线长’策略,研发团队形成了提前预判风险和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使得EP39项目电气问题能提前识别,问题解决效率也大幅提升,3天内形成解决方案。”副总线长吴成轩说,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EP39项目的成熟度比其他项目更优,进入下一个阶段后问题收敛速度较其他项目更快。
在汽车智能化新赛道上,软件定义汽车逐渐成为业内共识,电气架构也由分布式向集中式不断演进。在负责电气集成的夏雪看来,“开发团队知识结构向电气化转型成为当务之急,线长工作机制正是为了快速应对当前局面,补齐电气类人才短板,整体提升研发总院的电气化专业能力,线长工作机制在EP39试运行以来,效果显著。”
给项目做“体检”让效率大大提升
如今,车辆的电子电器系统较为复杂,涉及车机的娱乐系统、转向系统、底盘系统、智驾系统等各个方面。吴成轩说:“燃油车时代,车上的信号大约为1000个,而进入智能车时代后,车上的信号数量大约在3000-5000个。以EP39项目为例,该车型的总体架构有7条CAN总线,共有45个控制器,包括业内首创的最新控制器。”
面对复杂甚至以往未曾涉及过的领域,如何才能以更高的效率完成项目?
“引入‘线长’策略后,我们第一件事就是对每条CAN网络进行‘体检’。”负责项目管理的科林说,通过对技术问题的梳理,把遇到的难题进行“分级诊疗”,零件级的单独问题交给DRE(Design Release Engineer,设计发布工程师),系统集成性的问题则由“线长”负责拉动解决。
在智驾总线,研发节奏更是通过“线长”策略和台架试验得到了大幅提升。通过提前验证软件质量,EP39能够规避在项目开发中后期一边改问题,一边打磨驾乘体验的窘境。“时间太赶的话,用户体验终究是有天花板的,我们提前这么多,就是为了突破这层天花板。”叶林说。
在互联总线,除了车端的零件开发,还涉及后台和App这类平台化开发的内容。工程思维和互联网思维在这条线碰撞出了火花。互联“线长”轻琼说:“原本在车端想要把一个功能做到九分甚至是十分会增加很多的成本。但是现在,通过线长工作机制把需求对齐后,能快速利用后台和云端的策略进行弥补,把用户体验做到十分。”
让经验流动起来加快变革步伐
“‘线长’策略是一个创新,以前我们只专注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现在新的使命来了,我们也要关注线上其他领域的零部件。”底盘“线长”叶华入职上汽10余年,“线长”这个新身份让她感到既充满挑战也乐趣无穷。
吴成轩介绍,任命线长的时候一般都会挑选拥有丰富电气化能力的高能级工程师,还必须有轮岗经验,对电气其他岗位所需的知识也有所涉猎,是跨部门复合型人才。
引入“线长”策略以后,不但7条CAN总线之间的信息能够做到高质量对齐,跨部门间的技术方案不断出新,还能让研发人员对以往不涉及的技术领域进行“补盲”。
动力“线长”张豆豆在上汽捷能公司从事了十余年的软件自研工作,电气化能力和管理能力都是她的“长板”。
在跟踪项目问题清单的过程中,张豆豆发现电池加热的休眠功能在研发中遇到问题后,就被搁置了。几天过去了,张豆豆看这个问题还没解决,便二话不说拉上相关工程师去工程车上复现问题,最后发现是测试线连接错误导致的问题。像这样的中低端问题,在高压而繁杂的开发任务中很容易出现,一些只擅长硬件开发的工程师,无法快速识别中低端的电气化问题。
通过“线长”策略,张豆豆的经验“流向”了相关能力较为薄弱的工程师。总线上的电气化能力“洼地”被补齐了。
培养全局思维寻求最优解
“线长工作机制最大的价值是最大限度预防中低端电气类问题。” 夏雪说,“线长”团队用技术赋能项目,有着更多权限,也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
真正考验“线长”的,是如何从“独善其身”的思维中脱离出来,做到用“兼济天下”的高站位去看待问题。以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为例,张豆豆本部门的同事想把其他产品上的开发思路照搬到EP39项目上。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更稳妥,后期出现问题的概率更低。但沿用旧方案的后果是,用户挂上P挡后,仪表盘会延迟一两秒再显示该信息,体验不佳。
作为普通DRE工程师的张豆豆,会选择更稳妥的开发方案;但作为“线长”的张豆豆,她选择用用户思维和大局观去看待这一方案,去优化那两秒不到的时间。
心和意同,谋无不成。这样的全局思维也在传导,科林明显感受到,近期开会时,大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许多,各部门自扫门前雪的现象少了。
纲举目张,叶林开始花更多时间思考如何让研发团队掌握更多的集成管控能力。只有让技术的“黑盒”转“灰”,甚至变白,才能深度把控软件质量,用高质量的软件,定义出用户满意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