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23年10月8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工会 匠心守初心,笃行以致远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匠心守初心,笃行以致远

2023上汽工匠风采展(四)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日前,上汽集团工会命名了18位职工为2023年“上汽工匠”。本报将陆续推出相关报道,展现上汽工匠的风采。

谢彬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谢彬,上汽大众电池开发高级专家,“新能源汽车电池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曾获得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大奖。

随着插电混合动力汽车(PHEV)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兴起,谢彬通过不断创新,和团队一起积极采用最新的电池技术,为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在今年,谢彬和团队采用创新的电池体系和CTP电池结构,完成了低成本、高性能的PHEV电池设计,助力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新的成绩。

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在产品开发方面,谢彬坚持“专心致志,以事其业”的态度,努力确保零失误和零事故。虽然国外车企对动力电池开发技术尚不开放,但谢彬及其团队没有“等、靠、要”,而是依靠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开发实践,制订了相应的测试规范及评价体系,以确保电池产品的可靠性。

同时,谢彬和团队建立了针对动力电池的仿真建模体系,将其应用于电池安全设计、方案优化和质保策略等方面。

在谢彬的带领下,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电池创新工作室荣获了“2022年度五星级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近三年里,工作室团队申请了二十余项专利。其中,6项专利获得了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大奖。同时,工作室团队项目获得了上汽集团优秀技术三等奖,并完成了一项“产学研”项目和两项种子基金项目。

精益求精,追求极致

谢彬在电池开发过程中追求精益求精,不断迭代升级,力求在性能、安全性和成本之间取得极致平衡。

为了解决MEB电池系统成本较高的问题,谢彬和团队基于MEB电池系统平台设计要求,开发出了低成本、高安全性的磷酸铁锂电池系统,成功降低了单车成本超过1万元。

同时,他们对电池化学体系进行了改良,采用创新的电池模组底喷设计,并进行了一系列电池系统结构的优化,以满足动力电池无热扩散的安全要求,提升了MEB产品的竞争力。

付涛

华域赛科利车身

付涛,华域赛科利车身烟台基地设备维修高级工程师,先后获得“烟台开发区突出贡献技师”“业达工匠”“烟台开发区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2014年8月,付涛加入华域赛科利车身烟台公司,负责焊接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工作。他通过自身努力,掌握了丰富的机械、电气自动化、机器人等专业知识,从而解决复杂设备故障,减少生产停机时间,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维护费用。

锲而不舍,创新突破

近几年,付涛主导的创新攻关项目有30余个,获得市/区级、集团,以及公司内部技能比武、技术创新、质量提升、项目改造等奖项13个,为公司降本650万元;同时,他和团队持续开展设备自主维修和高价值电气备件的返修利旧,将公司的设备维护费用从2017年的1048万元下降至2022年的616万元。他所牵头的华域赛科利车身烟台基地创新工作室荣获“黄渤海新区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黄渤海新区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称号。

身体力行,传道授业

近几年,付涛带教徒弟20余名。其中,7人考取高级技师,4人考取技师,10余人考取高级工,2人获评中级职称;每月开展一次名师课堂,5年累计120余课时;他所带领的维修团队在烟台市技能比武中获得多项个人和团队奖项;他积极参加烟台开发区人才联盟和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及交叉培训,提升团队的技术能级。

付涛还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2018年至今,在国家级和省级学术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1篇。其中,2篇获评全国性科研成果一等奖;申报课题6项,获国家级一等奖课题1项;个人编写专利申报材料4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待授权专利3项;所带团队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

陈琦

上海大众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陈琦,上海大众动力总成质保部质量分析中心精测室测量工程师,曾荣获公司“年度之星”“优秀员工”等荣誉称号。

从业18年来,陈琦一直站在发动机质量体系的第一线。这些年里,陈琦累计完成6种型号发动机、共计820多种外购件检测,并为集团兄弟单位、行业内生产制造企业提供标准件检测服务。

用技术解决难题

零件的生产离不开精准的测量。陈琦善于运用多种测量技术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测量问题,快速制订测量策略。自主设计的一款新型连杆测量专用夹具,经验证,满足测量技术要求并获得国家专利,保障了测量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测量效率,现已成功推广。依托自己掌握的测量知识,结合多年的测量经验,他总结出一套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技术处理,帮助分析诊断缸体缸孔珩磨加工设备的工作状态专属滤波分析法。

2018年,陈琦通过了德国计量协会主办的三坐标测量领域的资质考核认证,目前全球仅有3万名测量师通过此项认证。

持续创造经济效益

在降本增效、开源节流的大环境下,陈琦独自完成400多项三坐标编程测量,为公司创造经济价值1600多万元。其中,使用圆度仪编程测量(一种圆度仪测量缸盖气门座圈宽度的方法)荣获集团合理化建议奖,解决了售后分析测量难题,为公司节省夹具及编程费用47.2万元。新冠疫情暴发期间,他用蓝光测量技术为上汽研发总院解决技术难题及测量产能瓶颈,获得好评,为公司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2023年,陈琦完成了上汽GS6曲轴代加工全套3个型号、共计27个三坐标测量编程工作并获得认可。

近年来,陈琦从实际工作出发,不断突破自我,带领40多名一线测量员,一起为公司实现“效率最高、成本最低、质量最好、生态最佳”的战略目标而努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