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25年2月9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政策与技术 补贴浪潮中,车企开启新年价格战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补贴浪潮中,车企开启新年价格战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对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等“两新”工作做出全面部署。自1月1日起,各地陆续发布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1月3日,北京市发布了跨年度衔接方案。1月28日,上海市商务委对外发布2025年加力支持汽车以旧换新相关政策。各地补贴的范围更大了,补贴兑付的周期也缩短了。

2月1日正值春节假期,但新势力车企2025年1月销量成绩单依然如期出炉。曾经,央视春晚的广告金主可能是支付宝、京东、抖音、快手这样的互联网大厂,但现在的趋势逐步变成了以汽车为主,背后体现的无疑是汽车营销正在拉开一个又一个新的战场。刚过去的2025蛇年春晚,就出现了7个汽车品牌、6款车型,相比2024年,规模又增加了。这种局面反映出中国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元旦刚过,汽车市场价格战就隐隐出现“开局即冲刺”的势头,新一轮补贴浪潮下的价格战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而来。

免息、降价、兜底送权益

“以旧换新接档政策还没下来,目前还在过渡阶段,我们接到的通知是延续上个月的补贴政策。”在《通知》发布前,记者走访市场时,多家新能源汽车门店销售人员对记者说。彼时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还未公布,但他们都知道,“以旧换新”工作还将持续,补贴不会断,也不敢断。“借着多方补贴,上一年销量可观,市场逐渐回暖,补贴对于消费的作用已经无法忽视,因此无论国补有无,车企补贴会持续。”某新能源汽车品牌销售人员表示。鸿蒙智行展台上摆放着问界M7、M9和享界S9三大代表作,门口没有任何优惠政策提示。销售人员打开鸿蒙智行小程序对记者解释,目前鸿蒙智行几款车的优惠政策全国通用,主要是限时购车权益和置换购车补贴。《通知》发布后,记者走访市场时发现,小鹏汽车门口摆放着“限时新春礼包”展牌,1万元现金减免补贴活动吸引了不少路过的消费者进店体验。大众ID.的补贴更为直接,直接将实惠融入车价。

为尽量减少消费者因为补贴原因导致延后购车的情况发生,很多车企可谓做足了功课。例如,神龙汽车发布“国补、地补、兜底补”政策:2025年5月31日前,国家未发布以旧换新、置换(含报废)类补贴政策或购车发票所在地未推出地方置换补贴政策,可按2024年国家或地方补贴标准享受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全额现金补贴兜底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30多家车企或品牌给出“兜底政策”。兜底政策的推出为消费者提供了额外的购车保障。

元旦一过,一汽-大众就推出了新春购车活动,迈腾200万辆众享款限时价只要13.98万元。东风本田最近推出的购车活动中,英仕派售价12.58万元起。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发布“宠粉”福利。车企在春节档期间推出了一系列市场活动和促销策略,旨在吸引消费者购车,提升销量,并为全年销售打下良好基础。

在农历蛇年复工第一天,特斯拉、理想、小鹏、智己和吉利等五家车企纷纷推出了春节后首轮优惠措施。

2025车市“智者胜”

《通知》的发布,让车市有了“更上一层楼”的底气。“新一轮补贴发布很及时。”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看来,2025年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出台在意料之中。去年,全国申请汽车以旧换新超过500万辆。有专家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2025年的销量。但王青认为应以动态视角分析,“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归根结底是为了刺激消费。

北京合生汇五层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在过去一年里几经更替,岚图汽车销售员小胡指着旁边人去楼空、被围起来的极越门店对记者说,“竞争实在太残酷了,我们旁边的极越店出事后第二天,店里就没人了,对面的极星店已经三四个月没有人了,不知道今年会怎么样?”2024年的几轮厮杀让人记忆犹新,不少车企倒在了炎热的夏天、萧瑟的秋天,甚至没能等到冬天的初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对2024年市场表现进行整理后发现,1-12月发生降价的产品数量达到227款,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148款的规模,也大幅超越了2022年95款的降价总规模。

无论是燃油车、混动车还是纯电动车,无一能逃过这场降价潮。

补贴力度有大有小,“兜底政策”也有强有弱。传统燃油车没有什么积分权益,在补贴政策更倾向于新能源汽车的情况下,只能以更有诚意的补贴让利消费者,才能在新一轮价格战中站稳脚跟。崔东树指出,燃油车面临老龄化趋势,少子化问题严重,缺少新车调整定价和提升产品力的机会,只能靠促销“回血”。

曾先后在奔驰、小鹏、大众做过销售工作的庞杰认为,要理性认识价格战能带来的实际效益,“消费者不会仅仅因为便宜买车,最重要的还是产品本身的性能。这不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时代,而是‘勇者相逢智者胜’,对于有刚需的消费者,无论降不降价,他们都会购买,这些对价格不敏感人群更在意的是车辆的质量和功能,车企更需要在此发力。”庞杰说。(综合《中国汽车报》等媒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