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
一、“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在关键时刻,党组织的作用就是要统一投资商、供应商和员工的思想,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为此,上海大众党委首先在3300名党员中统一思想,勇挑重担,将市委领导的期望转化为保增长的信心和热火朝天的行动,号召党员做到三个“绝不”: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绝不放弃任何一个顾客,绝不流失任何一辆产能。
2009年初,汽车市场出现回升迹象。通过分析市场,上海大众党政班子立即提出增产动议。这时合资方不理解,对立即提产表示疑虑。上海大众党政主要领导立即加强和外方沟通,向他们介绍中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决心和措施,介绍中国政府推动汽车消费的政策,并和他们一起走访市场,切身感受政策的拉动效应,中外方达成了共识,启动了增产计划。
由于增产计划启动迅速,部分供应商跟不上,对大众增产计划反应迟钝。对此,物流部党总支紧急行动,96名共产党员领任务,连续奋战一个月,一家一家跑供应商做工作。这一个月,共有600多人次出差,跑遍了全国50多个城市,行程40多万公里,累计可以绕地球10圈,解决实际问题900多个。500多家供应商共同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确保了1万多个零部件及时准确地送到生产现场。有家供应商反映:上海大众的第一张增产订单比竞争对手足足领先了2个月!早春的上海大众,所有的工厂开足马力,争得了寒冬中的开门红,夺得了第一名。
二、“关键时刻党员看得出”
越是在保增长的关键时刻,党员越是要看得出。去年刚开业的南京分公司,是上海大众新的增长点。它的前身是南汽菲亚特公司,年产量最高也不过2万多辆。为了保增长,新工厂的产量目标是10万辆。面对翻两番的产量,分党委向全体党员发出“每天多做一点,确保产能增长”的号召。总装车间经理、党支部书记朱根荣,把分分秒秒都算计在生产上,从居住地到工厂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他也嫌太占时间,干脆把铺盖搬到了办公室,吃住在现场。受他的影响,车间里好几位党员也住进了各自的办公室。四大“火炉”之一的南京,8、9月份骄阳似火,车间里温度高达40℃,党员冲在第一线,顶着高温加班加点,出色地完成了增产任务,为上海大众保增长添上了亮丽的-一笔,同时也创造了江苏省汽车工业的新纪录。南京市委书记亲自发来贺电,表示慰问。
为了实现保增长的目标,营销系统100多名共产党员远离家乡,奋战在全国各地。11月初,河北、山西降下了百年一遇的暴雪,石家庄积雪深达50厘米。交通瘫痪了,电力瘫痪了,但销售工作决不能瘫痪!关键时刻,华北分销中心的党员们带头冒着暴风雪,踩着齐大腿的积雪,步行4个小时走访各家经销商,部署抗雪灾保销售工作。共产党员郭薇被困在火车站近6个小时,坚持用手机联络工作,直到手机电池用尽。在他们的努力下,暴雪期间,销售工作不但没有停滞,反而上升了17%。
三、“时刻把员工挂心上”
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励着上海大众3300名共产党员,2009年,全公司16000名员工持续加班,春节、五一、国庆一天都没有休息。超常规的工作量,也带来了许多需要关心的问题。公司党委及时引导,于细微处,时刻把员工的需求挂在心上。
每两周,一份覆盖全体员工的《思想动态报告》通过各级党组织一直传递到公司党政主要领导的手上。公司党委立即闻风而动,及时送上关爱。
部分青年员工早上容易睡过头,党员尽管自己也是加班加点,但总是提前起床“义务叫早”。
晚上部分员工要留下来做后续。工作,党员就主动留下来用私家车把他们护送回家。有时个别员工因赶不上班车而影响出勤率,有私家车的党员,主动把手机告知自家附近的员工,错过班车时负责接送,群众称他们为“义务 TAXI”。
许多一线的党员尽管自己已经很累,但员工有困难时主动顶岗,大家称他们为“贴心的候补队员”。党委协调把三产宾馆的床位全部腾出来,为一些路远的员工提供免费住宿;开设“午夜餐”,把点心送到班车点;把大班车拆成小班车,增加线路,优化停车点,及时把加班的员工送到家门口……
上海大众的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面对金融危机,不退缩,不低头,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上海大众实现了保增长的任务,产销创历史纪录,2009年共销售汽车72.9万辆,同比增长48.6%,位居全国轿车企业第一名。上海大众党委在国资委组织的党建标杆活动中,被评为“十面红旗”党组织。(达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