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11年3月27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观点 海勒斯的“自驾攻略”为何受关注? 快乐工作出活力 夹缝之中大发展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快乐工作出活力 夹缝之中大发展

——上汽开发公司践行“快乐工作”理念纪实(一)

编者按 贯彻落实上汽党委书记、董事长胡茂元强调的快乐工作“六个乐”理念,是上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人本管理、构建和谐企业、发挥员工创造主体作用的重要抓手。现将上汽开发公司长期践行“快乐工作”理念“六个乐”的成功经验,分6期刊登,供读者参阅。

上海汽车工业开发发展公司组建于1993年,原本是一家集“住宅办”“解困办”“多经办”集团行政职能和职工住宅建设于一身的综合服务型企业,长期疲于生存,难以发展。

1998年以来,上汽开发公司抓住房地产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夹缝之中求生存,艰苦创业图发展”,闯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道路。经营业态不断扩展,形成了商业房产、工业地产和企业后勤综合服务等三块主业,现有子公司25家,从业人员从63人发展到1500余人;经济规模不断壮大,销售收入由1998年的1.9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6.07亿元,资产总额由1998年的5.7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6.7亿元;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利润总额从1998年的769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1.21亿元,完成净资产收益率13.55%。公司先后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上海市国资委党委系统先进党组织、全国机械行业 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上汽开发公司的发展壮大,得益于上汽集团“精干主业、多元经营”的战略定位,得益于业内兄弟企业的真诚合作和鼎力支持,同时也得益于他们坚持“以人为本”宗旨、践行“快乐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创造主体作用的成功实践。

第一乐:价值导向,乐在创造

就像人们“缺什么想什么”的思想现象一样,上汽开发公司早在十多年前提出“快乐工作”理念,就是在当时企业不发展、员工不快乐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绝非偶然。

(一)在夹缝中呼唤“快乐工作”理念

1998年5月,作为上汽集团试行“经营者择优录用竞争上岗”机制的首家企业,张国光同志由上汽开发公司副总经理竞聘为总经理。一纸任命,临危受命,上汽开发公司生存发展的危机与转机同时摆在了新的领导班子面前。

一是业务危机。上汽开发公司除承担集团“住宅办”“解困办”行政职能外,主要业务是职工住宅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先后主持建设了小木桥、江浦、康定、曹杨、万航、怒江等多个汽车公寓项目,公司业务“撑不死也饿不死”,吃饭不成问题。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随着1998年集团由福利分房转为货币购房政策的实施,公司住宅解困职能逐步减退,业务量大幅萎缩,不少子公司时刻面临着歇业、关门的危险。

二是财务危机。“屋漏偏逢连夜雨”,受东南亚经济危机影响,上海房地产持续低迷,公司负债逐年上升,运营资金难以正常运转。到1997年末,存量房源积压14万平方米,占用资金69412万元;借款额高达51008万元,即使享受集团借款利息减半优惠政策,每年还将支出利息3632万元。财务状况严重恶化,公司生存岌岌可危。

最大的危机是人力资源的危机。业务危机、财务危机的应对之策是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但上汽开发面临着“人多才少观念旧”的发展瓶颈。一是“人多”,从公司成立到1998年,先后接受集团业内企业调整分流人员总计350人,且年龄结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专业技术偏弱。二是“才少”,公司员工基本上都是从机械制造业改行转岗过来的,急用的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宾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极为匮乏,领军人才更是“一将难求”。三是“观念旧”,不少员工缺乏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和创新思维,长期形成了“等、靠、要”的思维定式。有的员工说:“我生是国企人,死是国企鬼,横竖靠牢开发公司啦!”

新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危机就是转机,而转危为机的根本措施是“两手”:一手抓战略调整,在夹缝中求生存,坚决确定“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经营模式;一手抓价值导向,用精神之火点燃广大干部职工的创业热情,唤醒他们与生俱来的归属感、成就感和使命感,在艰苦创业中感受工作快乐。

(二)在奋起中提出“快乐工作”理念

面对企业发展困境,上汽开发公司党委围绕“生存与发展”的主题组织了全员大讨论,从而确立了“夹缝之中求生存,艰苦创业图发展”的企业精神,也找到了激活企业艰苦创业、持续发展的精神力量。

一方面,强化“居安思危”意识。公司领导提出要唱好三首歌:唱好《国际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只靠自己的勤劳双手,唱出了对市场的认识;唱好《国歌》,开发公司也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全体员工团结起来携手创业,唱出了公司奋起的决心;唱好《敢问路在何方》,企业富强、员工富裕,路在脚下,唱出了员工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 广大员工形成了 “不等不靠抓机遇、不等不靠找市场、不等不靠求发展”的共识,每个人都非常珍惜自己的岗位,“今天的忙碌是为了 明天的从容”“今天不努力工作, 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已成为员工们的口头禅。

另一方面,倡导“快乐工作”理念。2002年12月底,上汽开发公司把“快乐工作”理念以2003年1号文件的形式,郑重地写入《年度经济工作要点》。文件以“居安思危 与快乐工作”为题专列一节,文中写道:

换个角度讲,我们当然也不必每天诚惶诚恐地来面对每一天的工作,因为危机感和自信心其实是形影不离的,我们还要提倡一种“快乐工作”的理念。面对工作,如果我们总是怨天尤人,知难而退,则机会就远离我们。在工作中,没有快乐就没有激情,没有激情就没有创意,没有创意就不会有高效率。

作为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核心内容,上汽开发公司正式把“快乐工作”理念概括为四句话:

用激情开拓我们的事业,用忠诚凝聚我们的团队,用满意留住我们的用户,用快乐的工作创造我们的未来。

(三)在创业中践行“快乐工作”理念

首先是调整产业结构,使“制造人”成为“开发人”。在集团“精干主业,多元发展”战略指引下,公司“西瓜要抱,芝麻也要捡”,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广大员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断开发新的发展项目。严铁民原来是业内诚孚动力机厂的普通工人,转岗到上汽开发物业公司后,先后承接了小木桥、武康路等物业项目管理,与同事们一起争创“微笑服务”“精益服务”“错位式服务”的服务品牌,成为一名优秀的物业管理人员。

其二,转变经营机制,使“吃饭人”成为“市场人”。为改变员工“等靠要”、吃“大锅饭”行为习惯,公司转变经营机制,确立了“以市场为立足点、以劳动力价格社会化为标准、以经济效益为根本”的经营思路,把员工推向市场经济大潮学游泳,让他们在为公司创造价值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公司小车班司机狄鸣,当时四十几岁的年龄十几年驾龄,一直给领导开车。集团实行车改后,所有厂部级领导干部私人购车自己开,狄鸣转岗到房产置换公司做房子买卖。他拼命学业务、抢市场、拉客户,不到两年时间就从业务新手成长为门店店长,使这个店成为置换公司5家店经 营业绩最好的门店。

其三,转换员工身份,使“从业者”成为“经营者”。在上汽开发公司,本部只有6个行政部门、30多名管理人员,精兵强将都下到子公司,人人都是“经营者”。谢丽娟原是上汽集团人力资源部调配科科长,到开发公司任人事部经理不到3年,1998年被选派到经营一线,负责组建工程咨询公司并担任总经理。她不甘心当外行,一面在干中学,恶补新知识、新业务,一面在学中干,带领员工南征北战、摸爬滚打,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工程监理项目。经过10年打拼,公司从业人员由4人发展到20人,在这过程中,不但自给自足,而且每年能向 母公司上缴利润。

有人说,一个企业如果经营得好,可以赚到钱;一个企业如果管理得好,可以很健康;而唯有当一个企业文化好的时候,才会令员工快乐地工作,这就是企业文化的真谛。

是的,建设一个让员工“快乐工作”的企业文化,就是上汽开发公司领导层苦苦探索、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策划 上汽党委宣传部 工会 上海汽车报

本篇执笔 田克新 胡静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