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到上海车展的特质是什么时,常常有人会拿北京车展作比较。尽管同样是车展,在感觉上还是有点不同。比如,在老外看来,京、沪车展是同时并立,享有国际车展的声誉,是代表国家的车展。如今京沪车展的地位和影响力是继国际几大车展(底特律、法兰克福、巴黎、东京、日内瓦、都灵)之后最为引人关注的车展,被定位与这些车展齐名的A级车展。在国人看来,这两个车展是了解中国汽车业和汽车消费变化最具说服力的风向标,也是反映国际车坛风云变幻国内最具权威的平台。
京派车展和海派车展的说法,套用鲁迅的话说,“京派近官,海派近商。”一语中的,讲到了点子上。深究起来,可以有很多说法,衍生出不少话题。从厂商的思维来看,往往把北京车展定位为“造势”的车展,注重于传播和话语权的表达;上海车展的定位则注重于“市场”的车展。我以为,这是传统(京)与现代(海)之文化的类型。
这种差异和特点,尽管有不同说法,但在业界和公众看来,京、沪车展不仅是单纯的车展和技术的发布,而且是话语权的争夺,包括实力暗自较劲。这无论是气势还是阵容,乃至传播及排场,有形和无形的都在角力。精彩的不仅仅是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争奇斗艳,还是理念和意识的碰撞,包括最前沿被物化的创新思路以及呈现出来的人文景观。可以看到,在以汽车名义下的展会除了能影响我们生活的消费方式之外,还有对当下生存环境的思考,折射出许多值得玩味的非汽车类的东西。
这就是车展的魅力之所在。看车展也就是看这个世界的生活方式,索取隐藏在生活背后的问号,可以在比较中找到不同的答案。以新旧世纪为界,可以清晰地画出“造势”与“市场”两种对比所产生的印象。故在业界流传着这样一句颇有意思的顺口溜,即“想造势上北京,做市场下广东,打品牌去上海。”
这样的描述很形象地勾勒出京、沪、穗3地车展的特点。
上海是中国国际车展的发源地,历来被看作是做品牌的地方(车展),其理由除了上海对汽车市场有严格控制的规定之外,不外乎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了上海车展的特质,即上海是最有购买能力的城市,对品牌是最有鉴赏能力的城市,对消费是最有要求的城市。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始终处在与国际融通、走在国内最前面的商业文化的代表。
北京车展被业内看作是观察汽车行业晴雨表式的车展,国内外汽车厂商对北京车展从来不敢怠慢,总要花心思参展,表达和展示他们的愿望和诉求,尤其是不少汽车合资项目在尚未落地的争取过程中,每次车展就变成了“造势”的最佳机遇。这里不仅是政治文化的中心,中央媒体集中的地方,还是国家主管部门的所在地。于是,业界重大事件和厂家重要活动等,都会选择北京作为首选的新闻发布和活动举办地,延续至今成为传统。
至于广东车展,那是改革开放起步于“骡马大会”的车展,用业界的话说,那是个什么车都可以卖的地方。相对其他地方开放得比较早,政策环境比较宽松,有人形容,“得广东市场得天下”。在厂家看来,能在广东市场站住脚跟,就能走向全国。不少非主流车型就是在广东找到了最初赖以生存的机遇而存活下来。
作为南北车企代表的一汽与上汽,观察人士曾经评论道,“长春懂技术,上海懂市场”。以前听起来有点偏颇,现在看来并非贬义,而是与等量规模与文化类型比较有关。同样,从京、沪两地车展来看,亦是如此。他们都与地缘经济和文化等量有关。用学者的话说,“没有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一种新的文化类型是很难出现的。”
我以为,把北京车展看作是“京派车展”是有理由的。首先是产业的对接与交流具有权威性;其次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对话与融合具有代表性;再是,中外汽车全景式走势与变化一览无遗。其折射的社会性、商业性和经济性具有对等的可比性。正因为此,相信国内外汽车巨头和整个产业都不会没有这样的意识。这就决定了北京车展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每次北京车展几乎参展商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在有限的展台上展出最新的产品和技术,以新奇特的展台设计吸引眼球,偏重于产业方向和技术前瞻,表达的是主体与相关行业的态度和主张。
上海车展可以称作是“海派车展”,偏重于技术与商业的结合,对于市场的走势尤为敏锐,尤其是对消费理念的引导,更多的还是从设计和产品的角度去阐释需求,展示的是汽车消费文化。所以,上海车展的纯粹与轻松更接近于功利和包装的意味,传递的国际化汽车动态和消费信息往往成了看点。这种现代性和国际化的气场集聚了品位和格调的提升,带有时尚和先锋的特点,拉近了与世界接轨的距离。从展示的硬件和服务来看,如今的上海车展标准可以说达到了上海世博会的水准。这些都将有助于上海车展的功能与世界一流车展走得更近。
由京、沪车展组成的中国车展所展示的气势与潜力令现今国际车展难以望其项背,和而不同的风格却能领略中国汽车产业的生机与巨大市场的活力。
这是谁也不敢漠视和小觑的大国气派和力量,它犹如一张金鸡报晓的拼图,在为汽车的发展引吭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