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14年3月30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车市商情 车联网成熟发展尚待时日 智能车载系统最热门 尼尔森:消费者今年购车欲望攀升 智能车载系统最热门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车联网成熟发展尚待时日

谷歌与特斯拉曾发布预测:到2015年,全球将有66亿互联网产品。其中,汽车预计有6200万辆,将会是第三大互联网产品。

新华信分析指出,车联网的发展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但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成功的商业模式,会使车联网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

智能系统亟待瘦身

德国市场研究与咨询机构汽车多媒体和通讯服务副总监兰多特指出:“车联网的发展目标应该是实现车联网模块的100%配备应用,而非一味地增加APP功能和繁琐的操作。”

美国硅谷汽车互联趋势研究SBD公司安德鲁哈特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更多,不等于更好,目前的互联网服务之多已经让消费者疲于应付了。”

据新华信调研指出,目前,在车载智能领域,各车企都“各自为战”,按照各自的理解设计品牌所属的车联网系统,并以自有系统为标准,涉及系统多且杂,选择一项功能需要层层切入系统。有些系统只是将手机应用直接堆砌进来,除了导航、救援外,游戏、视频、股市行情等也出现在车载系统中,试问一下,驾驶者在开车时需要这些东西吗?

目前,语音控制已经成为实行车内便捷操作的一个主流方案。开车时,需要尽量减少或缩短驾驶者的双手离开方向盘的时间,声控指令不能只局限于拨打电话或使用导航,应当可以直接对所有车联网功能发布指令。不过,在国内,语音系统的设计要考虑中国方言、口音、口头用语习惯的不同,对于语音指令还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完善。

消费者对车载智能认知尚浅

新华信调查指出,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22家汽车企业开发并搭载了车载系统,但人们经常讨论的却不超过10家。国际品牌主要有通用的OnStar、丰田的G-BOOK、福特的SYNC和宝马的iDrive等。而自主品牌起步较晚,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上汽的inkaNet、长安的incall、吉利的G-NetLink和一汽的D-Partner等。

《车联网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14》显示,随着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等基础智能交通设施建设的完善,将推动车联网用户渗透率的增加,预计2015年全国车联网的渗透率将达到8%,全球将有超过50%的车辆会接受车联网服务。

但一项针对欧洲、美国和中国消费者的调查显示,用户对车载技术的了解尚浅,并未充分使用。例如,超过1/3的通用车主从未使用过车内的各种联网服务,超过25%的福特车主从未使用过SYNC,还有28%的调研参与者认为,现在的车载APP功能过于复杂。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目前很多厂商将车载系统与手机进行连接,如宝马的iDrive和福特的SYNC,这也就直接造成大部分的车载系统应用不是手机可以替代,就是使用频率过低。

车联网盈利模式遇困境

在目前互联网应用免费的大趋势下,车联网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个难题,也就是盈利模式的问题。用户续费率低将成为车联网发展的一大障碍。据新华信统计,目前以民用车联网为主打的企业基本上不盈利。很多车主在免费试用期过后,就不再续费,就算车载系统有好的技术和吸引人的内容,续费率也不会超过5%。与手机、电视的强制付费不同,车载系统的用户有选择用与不用的权利,由于手机的替代性强,车载系统的技术也有待发展,目前来看,车联网向用户收费的“前向收费模式”弊端凸显。

这种情况下,“后向收费模式”成为业界讨论的模式,由于车联网产业链参与厂商众多,系统开发商、第三方应用、内容提供商、移动通信运营商、汽车制造商和4S店等都涉及在各个环节之中,如果用户0付费的情况下,那么就必须将成本转嫁到汽车相关产业和广告商等机构身上。

如果是这样的话,当成本转移之后,车主势必付出的就是数据,接受的是广告。国内著名安全平台360就此指出,GPS模块决定了行踪,摄像程序决定了车内隐私,蓝牙电话系统则直接决定了你的通讯隐私等。有些高端汽车上,计算机程序代码已经超过1000万行,而对于黑客来说,这些车可能正在裸奔。

也就在前几天,国内某知名旅游订票网站的一个安全漏洞被人发现,造成用户的信用卡信息遭遇被泄露危机。同样的道理,车联网的发展势必要使用户面对个人信息一定程度的公开,车企、通讯行业、广告公司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不法分子也会通过车载计算系统未知的漏洞获取信息,而车辆作为交通工具,与人的安全息息相关,在信息高速通畅的环境下,如何利用好科技这把“双刃剑”更是车联网需要解决的问题。 (行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