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一段视频被传得火热:一男子试图碰瓷,顺势倒在一辆正在行驶的汽车前,结果女司机直接开车碾压了过去。除去女司机太过紧张的可能,还有一大可能便是男子正好倒在汽车的驾驶盲区中,司机没有看见。在这里,我们暂不议论司机该不该对“碰瓷男”负责,作为驾驶者而言,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认识到驾驶盲区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
A柱盲区
一般轿车车身每侧有3个立柱。其中,前挡风玻璃两侧斜柱叫A柱,前后门之间的立柱叫B柱,后挡风玻璃两侧斜柱叫C柱。
这几根柱子都会让司机产生视野盲区,但以A柱最为明显。国内汽车方向盘一般都在左边,每当汽车在转弯或者进入弯道前,司机视野都会被A柱部分遮挡,尤其是左转弯,如果距离凑巧,极有可能挡住左边的行人,甚至是车辆。
对于上述情况,司机在上车后首先要调整好座椅位置,尽量保证左边视线的开阔。左转弯时,最好放慢车速,透过左前门玻璃往左前方观察一下,如果条件许可,可以前后移动身体,透过前挡风玻璃观察车头左右位置的情况,反复几次,看清被A柱挡住的区域后安全通过。
后视镜盲区
后视镜并不能完全地收集到车身周围的全部信息(图1),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后视镜的视觉区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盲区,即使将3个后视镜结合起来看,依然在车身的左侧和右侧存在一定视觉盲区。
后视镜盲区使得汽车在转弯角度过大或者连续变换车道时,难以通过后视镜看清所转向车道的后方来车情况。所以每次大角度并线时总要转头仔仔细细看上一眼,慢速偏转。也可以选择在车内后视镜上加装一块大视野的辅助镜,这些方法都能尽量减少盲区的出现。而连续变道非常危险,也是交规不允许的。
超车盲区
由于前方车辆的遮挡,对后方的司机形成了一定的盲区,这样会为超车带来一定的危险。比如公交车刚驶离站台,很多乘客下车后往往会强行穿过公交车头到马路对面,而公交车把这些行人都遮挡住了,其他车辆在超越时就造成了事故的隐患。
超车时一定要提防车前冒出行人或其他车辆,先在被超车辆的左后侧同速行驶,当确认前方没有障碍物时,再加速超越。而看见公交站台,建议车主放慢车速,或者离站台远一点。
灯光盲区
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灯都是随车头同步转动的,因此会比车轮的转向“慢一拍”,在晚间就会形成一个灯光“滞后到达”的盲区。如果车速过快,当灯光照射到的时候车可能已经撞到路边的物体或行人了,在连续弯道的地带,这种危险更大。对于这种情况,作为驾驶员要首先放慢车速,留神有无车辆或行人突然出现,等险情排除后,再加速行驶是最安全的。
内轮差盲区
所谓内轮差是指车辆在转弯时,前内轮转弯半径与后内轮转弯半径之差,这个区域是司机视线的盲区,卡车、货车等车身比较长的大型车,车头转过去了,往往长车身还没有完全转过去,“内外轮差”的盲区就成为“死亡地带”(图2)。一般小汽车会产生接近1米的内轮差,大型车会产生多达2米的内轮差。
因此,遇到正在转弯的大型车,小型车要保持一定车距,不要与其贴得过近,更不要企图在转弯时加速超车,这样是十分危险的。而对于行人而言,在过马路时,也不要靠转弯车太近。
人为盲区
与“先天”的车内盲区相比,人为盲区是由于驾驶者缺乏相关常识而人为造成了视线的盲区,比如使用劣质遮阳膜或放置较大的物品而挡住视线,这种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在此提醒各位车主,购买遮阳膜不要贪图便宜,可以购买一种外部看不见里面而内部看外面非常透亮的单向透光贴,在满足私密性的同时也可满足视线清晰的需要。另外,不要在车内放置较大的物品而挡住视线。(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