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已有两起海外并购案正在酝酿之中。2月15日,均胜电子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与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公司拟募资不超过86亿元用于现金收购美国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KSS(KSS Holdings,Inc.)和德国TS道恩(TechniSat Digital GmbH)的汽车信息板块业务。
无独有偶,今年1月,航天科技发布重组预案,拟以17.49亿元收购境外汽车电子资产。海外并购的浪潮一层接着一层,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希望通过海外收购打破外资企业掌控关键技术和市场局面的战略越来越明显。
瞄准汽车电子等新技术
在互联网的浪潮中,智能汽车、车联网等新兴概念层出不穷,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中,迅速找到突破口,才是跟上时代的关键。因此,在海外并购中,一些有实力进行海外并购的本土零部件企业更多青睐于拥有汽车电子等新技术的海外公司,押宝未来。
不难发现,今年年初的两起海外并购案例皆与汽车电子相关。均胜电子意欲收购的KSS公司是世界顶级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之一,其产品包含被动安全、主动安全、智能驾驶等有关产品。而均胜电子的另一个收购目标,TS道恩的汽车信息板块业务主要包括车载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服务业务,其主要产品有导航驾驶辅助、智能车联、影音娱乐等。在航天科技的收购案例中,航天科技将通过收购拥有直接持有IEE公司97%的股权,间接持有AC公司96%的股权。其中,IEE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中的安全产品方面具有成熟的技术、较强的研发团队及领先的市场地位;AC公司则拥有全球领先的电子制造能力。
汽车电子是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在这一领域,我国零部件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相对于自主研发时间长、投入大、风险高的现实,直接进行海外并购不失为快速获得关键技术的捷径。
欲借“洋道”入高端市场
除了获取先进技术,本土零部件企业海外并购的另一个目的也十分明确,那就是这些企业希望能借此进入国际知名汽车企业的配套体系,获得更多的配套机会,打破跨国公司垄断。譬如,均胜电子就在几次海外并购中尝到了不少甜头。
回溯均胜电子的历史可以发现,海外并购是该公司不断成长的利器。2011年至今,均胜电子先后收购了德国老牌汽车电子公司PREH、德国软件公司IN-NOVENTIS、德国机器人公司IMA和德国优秀汽车零部件企业QUIN。目前,均胜电子已成为宝马、奔驰、奥迪等汽车制造商的A级供应商。
“行业内部很难突破,所有高平台、高利润的领域全都把控在电装、西门子、伟世通等世界五百强公司手里。此外,由于OEM的规定限制,中国企业进入该行业的渠道几乎被屏蔽了,这样我们根本无法拿到相关订单。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必须突破技术壁垒,而最快的方式就是去买拥有技术的海外公司。”均胜电子董事长王剑峰表示。
绝非简单的“拿来主义”
像均胜电子这些成功的海外并购让不少业内企业眼红,谁都想走捷径,然而捷径往往不好走。除了要进行资源整合外,还要考虑如何对待中外双方在管理理念、文化及价值观上的差异,如何处理以前留下的劳资纠纷,如何面对当地政策法规,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问题所在,也是海外并购的潜在风险。
事实上,市场上海外并购失败的案例也有不少。譬如,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宁波华翔在收购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后,成立了子公司德国华翔,而2015年半年报显示,其子公司德国华翔由于产品质量问题,2015年上半年净亏损1.77亿元。
而一些成功的海外并购案例在并购前都经过充分的准备,后期也有十分漫长的磨合过程。曾经成功收购斯洛伐克一家轴承制造企业的宁波天胜轴承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两国在文化、市场经济程度等各方面差异很大,双方磨合了两年时间才最终走上正轨。
此外,海外并购获得技术后,并不代表着就不用进行技术研发了,两者必须齐头并进。譬如,均胜电子在进行一系列收购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增加研发投入。目前,均胜电子在中国、欧洲以及北美都已建立新的研发中心,实现三地互动。可见,海外并购绝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
我国零部件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走出去”是好事,但也要意识到其中的潜在风险,理性决策,并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避免成为只会“捡漏”的“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