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天就是3.15了。作为媒体人,每年在这个时候总会接收到一些企业、公关公司的电话或邮件,询问本报在此期间有没有3.15专题报道。笔者心里很清楚,他们担心的是本报有没有他们的负面报道。这一方面说明了这些公司的危机公关意识真强,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们对自己制造的产品质量不自信。
关于“中国制造”,今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一次会议上提到的“球珠”事例,当时就引发人们对“中国产品质量”、“工艺技术水平”乃至“中国制造水平”的关注和担忧。为什么德国刀品质高,附加值也高?为什么圆珠笔笔头依赖进口?为什么外国轴承的寿命比我们的长得多?中国制造业到底缺在哪儿?
2004-2014年,中国进入世界品牌500强的制造企业只有3-6家,远远低于欧美和日本。2015年,我国出口商品被境外退货共计40274批次,退货金额达24.3亿美元,同比增加1.29%。国人出国扫货,也是无奈。
3月5日,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政府报告里第一次出现“工匠精神”4个字。对此出席两会的一些委员表示,“总理的话,讲到我心坎儿里去了!”“我们与德国、日本最大的差距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许多代表经调查后发现,我国产品质量之所以有差距,在于整个社会缺乏对产品质量的深度追求,而产品是人做出来的,这最终要归咎于工匠精神的缺失。
3月7日,德国汽车品牌宝马举行百年盛典。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BMW是德国工业的一张名片,而对产品技术和质量的深度专注则是BMW的标签。德国企业家认为,一个专注的技能操作工人(工匠)和科学家没什么两样。“德国制造”成功的背后,有着庞大的工匠群体以及工匠精神作为动力支撑。
而在我国,工匠精神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与职业技能教育“被轻视”有关。因此,人大代表徐小平提出,“一方面,要重视对各学历层次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要培养一大批知识型、技能型的工人,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重视技能人才的氛围。”
这两点可谓说到了根子上。“什么是中国工匠?一个能够满足企业高端智能制造生产需求的技术工人。”徐小平说。事实上,徐小平本人就是中国当下最著名的工匠之一。
“十三五”期间,“中国制造”要向“中国智造”转型。未来,企业将把越来越的多生产线完全交由机器人承担,传统工人的需求量或许会逐年下降,但智能工匠的职业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