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16年8月28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焦点|Focus “互联网+”:上海书展新“看”法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联网+”:上海书展新“看”法

8月的第3个星期,上海书展如约而至。

在上海书展,往往一个小小的展台就是一个文化活动现场,上海市民也对这一年一度的“文化黄金周”乐此不疲,依然在展馆外大排长龙,入馆后摩肩擦踵。60岁的读者沈先生是上海书展的常客,他说:“我每年都拖箱子来逛,总能发现许多让人惊喜的东西。”

今年上海书展的惊喜就来自于“互联网+”赋予书展的科技感。

大数据选书的“学问”

购书打折依然是书展吸引大量观众的法宝,但如何在版本众多的书海里淘到性价比高的书?这里面的学问可不小。

今年,主办方在各大主题展馆的入口处都特地制作了推荐书目的展板。就拿原来“高大上”的社科精品馆来说,过去选书都是由书店的业务员来决定,这些选书师虽然目光敏锐,但是也有和社会脱节的地方。今年,组织者通过业内专业网站数据库专门筛选,再综合各学科领域的名家学者、各大出版机构主编的推荐意见后布置展书,保证了书籍“接地气”,不仅好读,而且有深度。

玩VR,也玩木版水印

书展排队是家常便饭,但一条通道的两侧都在排队的情况却并不多见。今年,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专题展区特别开设了一个VR体验馆,读者借助VR眼镜,进入虚拟场景,历经重重艰难,最后获得文学殿堂中的书籍,寓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VR体验馆的对面,“朵云轩”的老法师现场展示木板水印、铅字拓印等手工技艺,让读者大饱眼福。传统与新潮的阅读方式在同一个地方碰撞,感觉非常奇妙。

从按需印刷到按需出版

正所谓“爆款易得而孤品不常有”,这些孤品善本往往有价无市。读者心痒,出版商也不甘,特别是那些专注于学术出版的出版社常常遭遇小众图书不敢多印,而真正需要的人又无处可寻的尴尬,按需印刷正好拾遗补缺。

书展开幕前,上海大隐书局推出了按需印刷的推广平台,读者可以在客户端选择自己需要的文献内容,再由书店进行印刷制作。其实,在传统出版领域,哪本书不是按需出版?无非是畅销书精确击中了读者需求,而更多的书则误以为自己找到了。本届上海书展上,一家名为“海阅”的按需出版网站格外引人关注,该网站目前虽然只收录了海内外近1000种图书,但能按照读者要求一本起印。

不只是“读”书

以亚马逊电子书阅读器kindle展台为首的数字出版物已经是书展上的老面孔了,今年书展又加入了新的小伙伴——喜马拉雅FM“3D有声图书馆”。在3D有声书专区,读者可以直接拿起耳机收听,特殊的3D声效让人很快置身于书中的世界。记者发现,在“听”书展区长时间驻足的往往是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读者蔡先生还特地向工作人员咨询现场车载听书设备,他说:“听书挺适合我,上下班的时候还能在车里听,方便实用。”

这场文化盛事也少不了“网红”的关注。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展台,一名“网红”进行的连环画主题直播引来不少人围观,在这个自媒体时代,足不出户也能体验到书展的氛围。

给过去一个未来

“互联网+”如今已经成了各个领域的口头禅,“互联网+”不是要彻底颠覆,而是要思考跨界和融合,更多是思考互联网时代下,产业如何与互联网结合,创造新的商业价值。

就出版产业来说,在数字出版物的冲击下,纸质书会不会就此消亡的讨论不绝于耳。出版是典型的轻资产行业,对技术环境的变化异常敏感,这也使得传统出版,甚至整个传统媒体在“日薄西山”的质疑声中草木皆兵,其与新兴出版形态的碰撞愈加激烈。所以,借着“互联网+”,上海书展上,展书越来越少、越来越精,新阅读体验项目越来越多。

伴随着技术进步,仍然能够保持不断的推陈出新。任何参与其中的人都既需要对其历史过往有足够的敬畏心,又能不受行业传统的桎梏,勇于尝试、突破创新,才能有所成就。

观点

每年在上海举行的各类展览让人眼花缭乱,但唯有上海书展、上海车展还有些“历久弥坚”的意味。展览只是形式,却能折射出各个行业在创新转型过程中对一些共性问题的探索。

万能公式各出各招

怎么用好“互联网+X”这个万能公式?各行出各招。书展从二维码验票、精准荐书、手机支付等与读者高度交互的细节入手;互联网汽车的ID登陆启动、实时信息推送、语音控制等智能操作服务都是在大数据和云系统下,让用户获得更人性化的体验。

怎么个性怎么来

按需出版与汽车定制殊途同归。按需出版是在有了确实的用户、内容、样式等需求之后再组织生产,通过按需印刷来实现,兼顾“零库存”和个性化;汽车定制逐渐从简单、粗暴的选配走向通过C2B模式的功能定制,赋予汽车产品温度和感情。

VR、AR玩出花

不管是儿童区的探险式体验,还是上海博物馆的“魔卡”,上海书展上,VR、AR的玩法“段位”还不高。而VR、AR在汽车设计制造、销售、使用、培训、服务等环节上的应用几乎都能找得到,“透视”汽车不是梦。见习记者 李妍如 实习生 左蕊)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