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16年10月30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导读 上汽“组合编队”登陆澳大利亚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汽“组合编队”登陆澳大利亚

□ 本报记者 李修惠

10月25日,MG3与MG6亮相澳大利亚;10月27日,上汽大通G10柴油版首度走出国门,在澳大利亚上市。

3天内,3款上汽产品登陆澳洲。有媒体在发布会上提问:“上汽集团的产品在海外抱团亮相,将来在海外市场的开拓上是否也会有联合措施?”上汽集团公关部总经理徐敏表示,“抱团”一词不够精确。抱团容易让人联想到寒冷后的取暖,而上汽的产品是以“组合编队”登陆澳大利亚的。

的确,今年自主品牌汽车出口量整体下滑,在市场萎缩的情况下,上汽的出口却逆势上扬。在澳大利亚市场,上汽更是发展迅猛。今年8月,上汽澳大利亚公司正式开业,短短2个月内,其就迅速将MG产品推向了市场。

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商务参赞在MG产品发布会上表示:“MG作为一个源自英国的品牌,深受澳大利亚消费者的喜爱,而全新的MG产品是由上汽设计、制造的。这就是对全球化的最佳解读。”

MG在澳大利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上汽大通也在这里拿出了一贯的“大通速度”。在澳大利亚,上汽大通已经成为当地销量排名第一的中国汽车品牌,而澳新市场正是上汽集团进入高度发达市场的试金石。

上汽集团副总裁蓝青松笑称,上汽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地区开拓市场就好比是“新开豆腐店”,自主品牌在澳大利亚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状态。丰田等日本汽车在几十年前来到澳大利亚,随后,现代等韩国汽车也来到这里,它们在澳大利亚市场不断深耕才取得了现在的成绩。现在,中国品牌汽车来了,并且打算在最短的时间内,用卓越的产品力赢得澳大利亚消费者的信赖与喜爱。

上汽大通在澳大利亚的多位经销商表示,他们曾经销售过几种中国品牌汽车,上汽大通是他们销售过的质量最好的中国汽车,也是全澳大利亚最好的中国品牌汽车。

体现上汽大通产品力的故事在这里屡见不鲜:且不说大通产品在澳大利亚ANCAP上取得的好成绩。一家当地企业于去年购买了20辆V80,在深度体验了其舒适度和耐用性后,在今年又预定了5辆车,并于圣诞节前就来提车。此外,据澳大利亚经销商统计的数据,在路上行驶的大通V80和G10车辆,平均每1000辆车中只有三四辆车需要维修关键部件,这些无可争议的事实让澳大利亚经销商对大通G10汽柴油版车型和V80车型,以及大通后续车型充满了信心。

产品力的背后,是上汽雄厚的产品技术储备。一如蓝青松所言:“没有金刚钻就揽不了瓷器活。”正是因为在排放、安全性、耐用性等方面下足了功夫,上汽的产品才能在澳大利亚消费者中完成口碑营销。而随着未来产品线的丰富,品牌力的影响也会逐渐凸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