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技能组织主席西蒙·巴特利曾说,全球制造业的推进离不开优秀的技工人才。“质量之魂,存于匠心”。今年,上海正积极申办并参与世界技能大赛,高技能人才成为助推中国发展的要素之一。在上汽集团,一批年轻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新工匠”正不断涌现,他们成为上汽制造水平的新高度,更是“中国制造”的未来。
周巍:把钻研技能当电游练级的“80后”
在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首席技师周巍看来,不论干哪一行,想要做好工作就需要更多知识。23岁时,周巍就已成为当时上海最年轻的高级技师了。“80后”的他把钻研技术的过程比作“像打电脑游戏一样,不停练级”。
当车间需要机床调试人员时,主任得知周巍正利用业余时间在外进修,就抽调他过去试试。没想到,这个毛头小伙调试设备的速度胜过了有着几十年经验的“老法师”。
2002年年底,企业接到了为大众品牌制造手动变速器的任务,要对22个零件的生产线进行调试。以往这些零件都是进口的,随着国内市场的发展,本土化生产成了硬任务。由于设备差异,图纸上的一道工序在德国只需1台机器,而在中国却要4台不同的机器协作,结果则必须“殊途同归”。经过一番钻研,周巍与同事们共同攻克了技术难关。
罗良:得过世界亚军的钣金技师
2015年10月,19岁的罗良入职上汽乘用车公司试验认证部试制车间,成为上汽集团最年轻的钣金技师。
虽然拿过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银奖,但罗良明白,到了工作岗位就是全新的开始。“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我连改制图纸都看不懂。”罗良说。
为了这个最年轻的钣金师傅,公司为他安排了上海市首席技师张荣新担任他的带教师傅。罗良说自己很幸运,能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技术大牛”学生意。“职校里学的是工作的基础,到了生产第一线,师傅教会我如何在绝对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
张荣新对自己这个徒弟的评价是“扎实能干,悟性高”。这个新人很快在岗位上站稳了脚跟,并成为业务骨干。罗良说,“做适合自己的事最幸福!”
季勇:决定品质的就是这“1毫米”
在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季勇所率领的质量保证团队是整车制造流水线最后一个环节的“把关人”。成千上万的零件组合成一辆车,即便它们之间的误差都控制在合格范围内,也不代表整车合格——一旦几个“1毫米”叠加起来,就有可能造成令人头痛的质量问题。
“如果发现匹配上的问题,我们就动手把涉及的所有零件从头到底重组一遍;若是发现间隙还存在,就得一个个拆下来打点测量,拿出一套数据。”季勇说,光有数据解决不了问题,他和技师工作室的成员会坐在一起“头脑风暴”,几次三番的对比后,才能确定要改哪里。
当自主品牌有了“网红车”荣威RX5,临港基地更是干得热火朝天。忙归忙,季勇却笑得很开心,“产品卖得好,就是对我们的认可,累一点又有什么关系。”2016年,他获得了“上海市技能大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