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汽集团前瞻技术研究部有这样一支专家团队,他们作为“种子基金”的项目把关人,肩上除了负担着日常工作外,又多了一份责任,那就是对“种子基金”的申报项目进行审批和建议反馈。在众多创意中,他们目睹,甚至参与培育了其中一些创新种子的发芽成长。独特的视角也让他们对“种子基金”的发展,以及上汽未来的创新发展有着独特的感触和思考。
汇聚“源头活水”
来自前瞻部的专家评审团在日常工作中见识并接触过诸多前沿技术,作为把关人,或许再合适不过。而他们往往拥有双重身份:不仅是种子项目的把关人,有时也是种子项目的参与者。“有些前瞻技术我们是放在大项目中做的,比如燃料电池、智能驾驶,但由于各开发项目节奏不同、阶段不同,我们会预先做一些概念或功能验证。‘种子基金’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前瞻部新技术集成总监王燕文说。
在他们看来,“种子基金”是一个创新舞台,它激发了员工的创新热情,为上汽的创新发展汇聚了大量“源头活水”。
在多个上报的种子项目中,确实有不少亮眼的创意。“比如,我们的001号种子项目现在已经离职创业了。还有,我们与集团技术中心合作开发的车载智能空气净化器项目已经成功应用于荣威eRX5上。此外,还有很多优秀的种子项目,比如商用车技术中心的汽车用手环、制动系统公司的便携式高真空注油设备、上汽大众的电池模块主动均衡功能开发等。”前瞻技术研究部项目管理总监任纪良一口气列举了好多令他影响深刻的案例。
如何让创新持续?
当然,在审核诸多种子项目,并且亲身参与过其中后,这些专家评审对于“种子基金”,以及上汽未来该如何推动创新也有自己的思考。
“为了推动上汽的创新,第一阶段我们建立了‘种子基金’。那么下一步,‘种子基金’如何更上一个台阶?个人的创意总有穷尽的时候,如何让创新可持续?后续如何把雪球越滚越大,为种子成果转化做好配套支持?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任纪良说。
任纪良认为,“种子基金”在推进过程中的跨部门合作与共享很重要。“比如,车载智能空气净化器项目的成功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前瞻部和技术中心进行了跨部门合作。”任纪良说,“但目前有很多种子项目都是单一部门在做。我审核过一个项目,创意很好,但方案采用的是机械控制方式,我就建议他们与其他部门合作,将软件控制加入进去以提高智能化程度,这更能体现价值拓展应用范围。员工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单一部门的能力和专业范围也是有限的,跨部门的自由组合将碰撞出更多火花,也更有利于将来种子进一步推广应用。”
这一观点得到了其他专家评委的认同。“类似的种子创意,如果几家企业同时提出就会重复。如果能站在集团的层面,内部统筹协同,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这样的种子将更有价值。”王燕文说,“另外,这还关系到后期成果转化的问题。往往在某个种子项目中,工程师更关注提出技术创新点,但当项目验证完毕,下一步该怎么走?创新价值的挖掘和成果转化需要对接起来,应该考虑如何做到跨部门,甚至跨公司之间的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等。”
确实,创新是个持续的过程。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更为完善的创新机制就在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