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17年8月20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海外|Global 智能设备的军事间谍疑云 美国立法推热感技术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能设备的军事间谍疑云

□ 本报记者 李修惠综合外媒

近日,英国《卫报》在一篇关于机器人汽车(robocar)的文章中预测称,到2020年,全球上路行驶的网联汽车将超过2亿辆。在去年第一季度,有个里程碑已经被悄然达成:据美国各大移动运营商称,网联汽车的激活量首次超过了手机。

但是,汽车的网联化与智能化程度越高,就越容易遭受黑客攻击。中国的安全研究人员已经两次证明,他们能够通过网络和蜂窝连接控制特斯拉Model X。通过它的网络浏览器,研究人员能够控制车辆上由电子控制的制动器、照明和车门。

无人机最近也遇到了同样的烦恼。美国陆军部近日发布一份备忘录,指称中国生产的大疆无人机在网络环境下具有弱点,要求在全陆军范围内禁止使用。禁令发出后,美国舆论质疑纷纷,甚至有美国政府部门拿出测试数据,为大疆的安全性“站台”。有美国网友认为,“安全原因”只是幌子,保护本国产业才是美军的真正目的。

无人机领域的这起“罗生门”,或许能够给将来的智能汽车上一课。

无人机成军事间谍?

根据这份备忘录,美国陆军认定,尽管大疆无人机是美国陆军使用数量最多的民用级别无人机,但因其存在风险,应停止使用。

针对所谓“大疆无人机在网络环境下具有弱点”的说法,美国陆军没有作出具体说明。对此,美国媒体猜测,鉴于美军使用的无人机可以拍摄到许多涉密军事行动或军事基地的高清视频,并将其储存在手机或无人机内部存储器,因此美军可能担心,其他人如果使用和无人机频率相同的设备,就可以从无人机上窃取包含敏感内容的视频。

对于“封杀令”消息,中国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方面回应,美国军方并未就此事与大疆公司开展任何沟通。大疆不了解其所指“弱点”的具体含义,呼吁外界不必过度猜测。眼下,大疆公司仍待与美军方面就这一禁令做沟通。

美国陆军的这份禁令受到美国舆论多重质疑,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更是拿出事实来反驳军方,称大疆无人机的数据是安全的。

和军方一样,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也是无人机的“忠实用户”,其大量使用无人机收集水文和气象数据。这一机构曾在2016年对一款大疆无人机进行测试,试图确定储存在该无人机中的数据是否安全。根据测试结果,大疆无人机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连接时,交换的数据主要是系统更新。测试认为,这类数据交换“非常常见,在测试中也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美国军方缘何紧张?

随着无人机玩家越来越多,未经报批的“黑飞事件”也被频频爆出。2015年,一台小型无人机闯入白宫,最后坠落在草坪上,美国特勤局就此展开调查。

这让无人机的安全问题成了“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除了消费级无人机,在军事、测绘等领域,还有体积更大、功能更强的无人机正在服役。以美国空军的RQ-4“全球鹰”无人机为例,这种携带了一大堆传感器,可以飞到20000米高空,翼展35米的大型喷气式无人机完全使用遥控操作,地面操作人员开飞机离不开一台普通的电脑。只要是联网的计算机,就有被攻破的可能。

2009年,美军成立了“网络战争司令部”,其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保护军方网络的安全。美国陆军参谋长马克·米勒说,下一次战争的第一枪很有可能就是被网络攻击打响的,而且可能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全球鹰”没有武器系统,黑客只能把它当作一个动能武器,让它坠毁造成伤害。但像MQ-9“收割者”这样的进攻型无人机一旦被攻破,机上可以携带的地狱火导弹无疑将是灾难。

不过,美军不是唯一采购大疆无人机的军事部门。以色列陆军曾向《简氏防务周刊》透露,其计划采购大疆旗下的Mavic“御”无人机,将其下发到连级单位,作为侦查设备使用。

大疆的“自我阉割”

自无人机闯入白宫草坪后,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就推出了无人机在线注册系统。无人机拥有者需要支付5美元,并提供一系列真实的个人信息才能完成注册。截至目前,美国一共有近100万人在这个系统中登记了自己的无人机。FAA的这项注册制度与中国民航局施行的实名登记规定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而这次“黑飞事件”也让大疆开始紧张起来。此后,大疆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无人机禁飞区方案。大疆设置禁飞区的原因多数出于“自我保护”。

消费级无人机是一个新兴产业,消费者随处可以买到的无人机产品不再像玩具一样无力,而是可以精确地飞到几百米高空,巡航半径达到几公里。在相关法规正在制定的情况下,大疆的“禁飞区”功能让这些无人机在机场、军事禁区等地方禁止起飞。从公司角度出发,实际上是为了减少无人机入侵事件,消除争议。

但俄罗斯黑客很快成功破解了固件,把破解工具免费放到了论坛上。用户在使用破解工具后可以在禁飞区内随意飞行。并且禁飞区依靠GPS定位信号设置的电子栅栏,也无法确保在信号较弱的时候成功限制无人机的侵入。

这让现有的安全措施显得并不可靠。为此,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发的Safeguard无人机监控设备正式通过测试。这套搭载在无人机上的系统会监控机器和禁飞区之间的距离,一旦无人机无视警告侵入了禁飞区,独立于无人机本身飞行系统的Safeguard就会强制无人机降落停飞。

最关键的是,这一切可以在脱离GPS信号的情况下实现,而且无法被黑客破解。

发明Safeguard的NASA研究员表示:“这套系统并不针对在城市公园玩无人机的玩家们,而是针对于大型商业的无人机系统。”

通过了全部测试,NASA下一步计划就是将Safeguard推向市场。目前并没有法律强制要求无人机安装这套系统,但随着越来越多无人机侵入禁飞区事件的发生,以及美国民航机构对无人机管控力度的加大,Safeguard出现在民用产品上的可能性会很高。

毕竟无人机厂商也希望自己旗下的产品远离禁飞区,不要总是参与到各种“黑飞”事件的调查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