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18年1月28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创新访谈 从“制动”走向“智动”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制动”走向“智动”

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总经理蔡增伟谈创新

□ 作者 沈浩 冯璐迪

创新名片

2017年12月4日,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ABS”)设备维修师、2017年“上海工匠”陆恩斌成立的“技能大师工作室”被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追加资助,用于高技能人才培训及技术技能的创新开发。

鼓励、支持领军人才成立创新工作室,是近年来SABS在人才培养和产品创新工作中的一大亮点。除了陆恩斌建立的主攻设备维修的技师工作室外,公司还有以2016年上海市“三八红旗手”马闯命名的创新工作室。作为中国汽车科学进步奖、上海市技术创新奖和上汽集团技术创新奖的获得者,马闯带领成员多次获得上汽集团技术创新奖,以及多项发明专利。

当然,像这样的工作室远不止这两间。盛青创新工作室、邵满良创新工作室经过多年努力,也获得了不少创新奖及新型专利。

记者在SABS观察到,研发中心在其带头人葛宏的推动下,在办公环境内部增设了笑脸墙、哈哈镜、咖啡吧以及植物角等休闲设施场所。他说“轻松的氛围更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灵感。”

面对已进入“红海”的传统汽车产业,SABS通过营造创新氛围、加强人才培养等方式来引领企业持续发展,并逐步形成“双创项目”,既鼓励员工承接公司的创新项目,同时也激发员工自主寻找新的项目,使公司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局面。

目前,公司创新团队已成功申请了3项上汽集团“种子基金”项目。其中,“塑料壳体真空助力器开发”和“低频制动噪音匹配能力建设及阻尼器开发”项目迎合了未来“电动化”趋势,旨在研发出NVH和轻量化水平更高的制动系统产品。

通过不断创新,SABS在智能制造和产品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公司CIP(成本持续优化)项目节约金额逐年攀升,2017年达到了3314.2万元;截至2016年年底,累计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70项、发明专利10项;多项QC(质量控制)项目获机械工业部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质量协会一等奖、上海市质量协会优秀奖和上汽集团“双百万”奖。

Q:SABS的创新思路是怎样的?

蔡增伟:作为一家制造企业,SABS始终跟随行业整体创新步伐,不断推进生产自动化。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公司急需快速提高产能,但有限的土地资源又限制了新厂房修建。于是,公司提出以数字化为重点,在提高产量、促进成本持续优化的同时,通过全生产过程的创新,实现本土化产品升级。

在生产制造方面,SABS以自动化为基础,大力推行数字化工厂建设,努力迈向“业务智能化、生产自动化和物流智能化”。早在5年前,公司就已开始致力于生产加工设备的本土化与自动化,产量实现了6倍增长,为公司的数字化战略打下了基础。目前,公司已快速建立起了数据采集模块,打通了设备层、生产运营层、业务决策层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建立了基础数据库。随着自动化的不断升级,SABS数据分析和应用模块也将逐步建立。

在产品方面,SABS始终以上汽集团提出的“新四化”战略为指导,从制动系统的计算、设计、仿真分析、手工样件制造、台架试验、NVH台架试验、整车试验等开发流程入手,积极推进新产品的本土化创新,不断为新能源汽车厂商提供成本更优的制动系统产品。

Q:在数字化方面,SABS有何重点规划?

蔡增伟:2018年,SABS将利用其建立的基础数据库,围绕生产、质量、能源的监控,与产能、质量、变化点、项目进度的分析,完善数字化作战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提高生产制造的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化程度和质量效益,打造数字化智能工厂。

此外,自动化仓库的建设将是一项重点。根据规划,SABS将建成一座占地面积为5800平方米、高度达24米、拥有8000个仓储单元和6条物流车道的全自动智能物流仓库。其通过AGV自动导引小车、自动货架、自动存取机器人、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等系统的自动化方案,实现物料的自动存储和取出,极大地减少人工成本投入,同时大幅提高物流效率和仓库的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与效益。

随着数据化战略和智能工厂打造方案的不断实施,未来,SABS的生产线上将少有工人直接参与,工作都尽可能由机器完成,技术人员只需坐在计算机旁,便可精确掌握生产情况,精确控制生产流程,以智能制造和精益生产提高企业效益、强化企业竞争力。

Q:在产品方面,SABS有何创新举措?

蔡增伟:在上汽集团“新四化”发展战略指导下,SABS不断思考制动系统产品的未来趋势,并提出了两个研发方向:电机参与制动,且制动能量能够回收;适用于智能驾驶,被动制动转为主动制动。

在此思路下,SABS首先研发了适合新能源汽车使用的“EVP(电子真空泵)+真空助力器”制动系统。相比之下,由于传统制动系统采用的是机械式真空泵,需与发动机凸轮轴相连才能产生真空源,因此SABS研发的这套采用电子真空助力的制动系统更加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求。并且,该制动系统产品的成本还不高,对于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使用成本也有较大的帮助。

在产品验证方面,SABS进一步结合了产业发展趋势与持续降本要求,不断实现试验基地的本土化建设。在安徽休宁,SABS自主开发了用于汽车制动系统振动噪音整车评价的道路试验路谱,其覆盖中国路试标准所要求的各种路况,获得大众、标致雪铁龙、沃尔沃等众多国际乘用车厂,以及上汽、一汽、吉利、长安等绝大多数自主品牌整车企业的认可。验证的本土化,一方面节约了验证费用,降低了产品成本;另一方面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并让工程师更加清楚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其具体表现,为产品性能的完善和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利条件。

Q:SABS创新的基础是什么?

蔡增伟:人才是SABS打响数字化战略、建设智能工厂的重要基础。多年来,公司从最开始引进成熟人才到现在大力开展人才培养,目的就是为公司的创新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为此,公司将创新引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广泛开展创新沙龙、创新论坛等活动,营造“聚力求新,智造卓越”的创新氛围;同时,不断健全人才创新机制,精心设计了工程技术人员成长路径,制订了《见习经理管理制度》,并开设“智动未来修炼班”,让员工不但有意愿加入公司创新,而且有能力为服务公司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9年起,SABS将公司从政府和社会机构所获得的资金奖励都投放到奖金池中,用于在每年年底召开的创新大会上奖励有创新成果的员工,由此引导创新人才进入创新机制,搭建创新团队。

通过一系列举措,SABS培养出马闯、盛青、邵满良等创新领军人物,并以此为核心,成立不同项目的创新工作室,为员工搭建创新平台,进一步培养出各类创新骨干成员。由此,公司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数字化创新团队,托起公司建设智能工厂,实现本土化产品成本持续优化的创新之梦。

记者手记

“红海”创新

与记者面对面坐下,蔡增伟就聊起了出国培训的感想。国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案例给他带来了深刻触动。培训结束后,蔡增伟加快了企业的创新布局。

在公司研发中心,无论是三五成群、围着电脑讨论屏幕上一行行数据的工程师,还是台架边专心致志的试验员,人们都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企业创新的用心与热情。强烈的创新氛围和有效的创新机制已成为SABS吸引人才的重点。在公司近几年所招收的60名应届毕业生中,有56名成功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部分成员通过公司的人才培养已成长为见习经理,服务公司的重点创新项目。

公司员工告诉记者,蔡增伟经常这样鼓励员工去大胆实施自己的创新想法:“失败了,最多就是损失点钱;而错过了,耽误的则是企业的未来。”

此外,SABS自2009年起,利用政府、社会机构等第三方项目奖励资金创立了公司创新奖励基金,并利用年度“技术创新大会”形式,重奖在技术、工艺、软件等方面有创新成果和杰出贡献的人员,为未来积蓄力量。

同时,为保持主创人员的积极性,激发更多员工主动创新,公司规定,所有奖励的一半金额都完全属于获奖项目的主创者,其余参与者共享另一半奖励金。迄今为止,该奖励活动已举办了8届,累计表彰项目62项。

本月底,SABS即将召开一年一度的创新大会,又有一批创新人才及项目将涌现出来。对公司员工来说,这是一次切磋创新的机会;对SABS而言,这又是一个收获的日子,所有的成果都让公司离“智能梦”“创新梦”越来越近。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