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18年5月20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声音|Voice 未来五年汽车市场依然考验“基本功” 未来五年汽车市场依然考验“基本功” 造车新势力靠什么叫板传统车企?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造车新势力靠什么叫板传统车企?

从造车新势力出现,到企业逐渐亮出产品,再到部分企业获得由工信部、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准生证”,一些造车新势力已经展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更有甚者“扬言”要颠覆汽车行业。随着越来越多的造车新势力拿出比较完整、成熟的产品,这是否意味着造车新势力的发展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它们是否具备了与传统车企一较高下的能力?

没有对弈的“资质”

国内的造车新势力想要“自力更生”都不容易,生产资质已经成为造车新势力的命门。

除了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储备外,所有造车新势力要想成为一家真正的车企需要迈过两道“坎儿”,即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颁发的“准生证”。据了解,自2016年北汽新能源获得国家发改委关于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核准批复以来,截至目前,已有15家企业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纯电动乘用车的生产资质。除国家发改委的生产资质外,造车新势力还得进入工信部的新建纯电动车企目录和产品公告,才能获得在国内合法生产、销售车辆的资质。目前来看,仅国家发改委停止审批新建纯电动汽车项目就限制住了一批造车新势力。没有生产资质,销售更是无从谈起。

此外,就算一些造车新势力通过与传统车企签订代工协议进入市场,但其生产的命门依旧掌握在传统车企手中,又如何能与传统车企“对弈”?

姜还是老的辣

近来,造车新势力不再大谈“颠覆”和“互联网情怀”,反而更倾向于宣传自己是一家具有传统造车基因的造车新势力。

造车是一个产业链长且技术、资金密集度很高的行业,即便造车新势力能获得生产资质,那也只能代表其已经站到造车之路的起跑线上。

事实上,从造车新势力的发展现状来看,他们主要将精力放在了两方面:对智能技术的大力研发、对用户导向的高度重视。除此之外,要说制造,造车新势力的经验少之又少,虽然不乏从传统车企出来的“老将”,但在新产品的开发、测试、生产等环节,目前很难有突破性进展。事实上,在零部件体系打造、工业生产与生产制造的挑战,仅仅是造车新势力需要面对的最基本挑战,而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

这些造车最根本、最核心的技术掌握在传统车企手里。正如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专务执行董事稻本信秀所说:“造车新势力以势不可挡之势进入汽车产业。我们要拥抱互联网思维,积极推进智能化、网联化。但是,汽车产业是一个积淀十分深厚的产业,有其固有的基础技术。所有新技术都应当以此为基础。”

汽车产业不乏具有百年历史的车企。从技术角度来讲,造车新势力的互联网优势并不能撼动传统车企在制造领域的优势。

挑动传统车企变革的神经

虽然特斯拉和其他造车新势力都面临着各自的问题,但造车新势力的出现对传统汽车行业无疑是一种“鞭策”。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盈利。传统车企在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只需要对产品定期进行小幅调整,就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利润。如果没有造车新势力的出现,他们本可以过得更舒服。”有业内人士表示,“造车新势力的出现带给了传统车企前进的压力和动力。而造车新势力的出现,将促进更多新技术、新材料、新思维引入汽车产业。虽然有些东西并不能在短期内量产或实现,但这让消费者提高了对汽车产品的期望。随着汽车产品的选择性增多,传统车企势必会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率先将造车新势力的一些先进理念或技术纳入进来,从而带动整个传统汽车产业发生变化。”

造车新势力给传统车企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面对造车新势力的势如破竹,如丰田、奔驰、宝马等国际大型车企都在不断提升在中国市场的纯电动汽车车型数量以及加快智能互联领域的布局。(节选自《中国汽车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