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18年6月3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新闻|News 安吉星开展儿童出行安全公益行动 途安“中国安全小公民”计划启动 荣威MARVEL X亮相“2050大会” 红岩互联网梦想卡车亮相“西洽会” 每一个螺栓都不放过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一个螺栓都不放过

访上海汇众技术中心底盘电子部试验验证科高级经理杨磊

□ 作者 孙桐桐 冯璐迪

“我是一个不肯认输的人,我也始终坚信我们中国的技术不比其他任何国家差!”在谈及自主品牌汽车时,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汇众”)技术中心底盘电子部试验验证科高级经理杨磊说。

挑战:第一批吃螃蟹

一直以来,杨磊都喜欢挑战自我,尝试新鲜的事物。当初加入某跨国零部件公司时,最吸引他的是该公司要把国外的成熟产品实现国产化,这是一个新项目,他可以从零做起。两年前,杨磊选择离开这家公司,来到上海汇众。他看重的是新成立的底盘电子部紧扣“新四化”趋势,对未来汽车行业的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时,上海汇众底盘电子部刚刚成立,还处于图纸阶段。经过10多个小时的沟通,杨磊最终决定加入上海汇众,致力于为电动车、智能驾驶研发诸如电子助力器等新型汽车制动电子产品。

电子助力器不仅可以实现能量回收,还支持ADAS自动驾驶,可以实现紧急制动,从舒适性、智能性、环保要求来说都非常有前景。不过,该技术被国外零部件巨头牢牢掌控。

自主研发电子助力器,杨磊大胆地成为这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中的一员。

突破:从0到1的飞跃

2016年年初,杨磊加入了上海汇众底盘电子部,整个试验科就只有他一个人。当时项目组迫切地需要测试设备,但产品技术一片空白让孤军奋战的杨磊感到犯难。凭借过往7年在行业中摸爬滚打的经验,他在1个月内做出了国内第一台Ebooster电子助力器双工位主客观评价台,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4个月内开发出了电子助力器高低温综合性能试验台,填补了国内同类设备的空白。杨磊的队伍不断壮大,在他的带领下,团队相继自主开发了算法台、硬件在环试验台、双温区耐久台等25台设备,平均每个月有就一台新设备投入使用,为产品的最终设计冻结提供了有力保证。

成功绝非一蹴而就。在产品开发之初,团队遇到了未曾预料到的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难题,相比国外对标产品,Ebooster电子助力器的噪声高出10个分贝。由于工期紧、任务重,他们外包了两家国外的专业公司。经过了数轮测试评估和将近半年的谈判,两家公司纷纷表示无法实现降低10分贝噪音的要求。好胜的杨磊狠下决心,一定要依靠自己解决问题。

在部门的支持下,杨磊牵头成立了NVH专题小组,搭起了测试台架,在齿轮啮合、材料选型、模态分析、油脂润滑方面逐一排查,甚至每一处密封条、每一个螺栓都不放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杨磊和他的团队先后尝试了近百种改进方案,对比了上万个测试结果,最终,产品噪声降低了11个分贝,完全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

目前,Ebooster产品先后获得了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东风、一汽等多家主机厂的好评,并成功获得北汽新能源C35项目的产业化定点,该车型预计于2019年4月份量产。

80后的杨磊有着和所有同龄人一样的蓬勃朝气和奋发向上的斗志。同时,经过工作的磨砺和锻炼后,他已逐步成长为睿智创新和精湛扎实的技术骨干。他表示:“汇众很有魄力,敢于站稳脚跟打破垄断。我也很珍惜汇众这个平台,因为在我的身后,是一支强大的优秀团队,时刻让我感觉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