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下发《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以下简称“国Ⅵ标准”)公告。公告表明,柴油机国Ⅵ标准将于2020年7月1日起执行。对此,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也迅速响应,明确其将提前实施国Ⅵ标准。
国Ⅵ标准来势汹汹,留给整车厂和发动机厂的时间似乎不多了。国Ⅵ标准与现行的国Ⅴ、国Ⅳ标准相比有哪些变化?车企该如何应对排放升级的压力?实行国Ⅵ标准对普通车主又会构成哪些事关切身利益的影响呢?对此,全国劳动模范、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纪丽伟给我们带来了专业人士的解读。
Q:与国Ⅴ标准相比,国Ⅵ标准作出了哪些重要变化?
纪丽伟:与国Ⅴ相比,国Ⅵ的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排放限值分别降低了77%和67%,新增加了颗粒数量(PN)的限值要求,发动机测试工况从欧洲循环改为世界统一循环。在型式检验中,国Ⅵ标准增加了循环外排放测试要求,并增加了实际行驶工况有效数据点的NOx排放浓度要求。此外,还加严了排放控制装置的耐久里程要求,并对排放相关零部件提出了排放质保期的规定。它还首次将远程排放管理车载终端要求应用到国家标准中。
我国重型车国Ⅵ法规融合了欧标和美标的先进之处,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可以说是目前全球最严格的排放标准之一。
Q:新标准分为国Ⅵa和国Ⅵb,它们有着怎样的区别?
纪丽伟:从技术要求角度来看,相比国Ⅵa,国Ⅵb增加了PEMS测试PN要求;PEMS测试最低载荷降低到10%(国Ⅵa为50%),并要求加装远程监控车载终端;高海拔排放要求提高到2400米(国Ⅵa为1700米)。(国Ⅵ排放标准实施时间表见上图)。
Q:从国Ⅴ过渡到国Ⅵ只用了2-3年时间,我国提升排放标准的步伐是否在加快?
纪丽伟:从2008年到2013年,欧Ⅴ切换到欧Ⅵ用了5年时间。根据发动机标准开发流程,一款发动机产品从立项到投产,需要4年半到5年时间。这个过程包括立项、概念设计(9个月-1年)、详细设计(3个月,这期间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验证周期(持续1年半左右)、上车搭载标定(18个月左右)。这样看来,我国国Ⅵ标准的实施脚步确实在加快。由于排放要求高、技术难度大、时间紧,其对企业产品开发的挑战是史无前例的。
究其原因,我国对环境污染其特别是空气污染问题日益重视,治理需求也十分迫切。另外,我国汽车及发动机企业技术不断进步,应对排放升级的能力逐渐增强,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推动力也在不断加强。
Q:对于车企来说,一般采取怎样的措施应对这些变化?
纪丽伟:在国Ⅵ标准开发过程中会给企业增加开发成本,包括控制策略升级成本、软件功能升级成本、开发硬件投入成本、样件及磨具成本、咨询服务费用成本、开发标定成本等。另外,由于发动机配备了一整套的后处理系统,因此发动机的成本也会增加。粗略估计,一台柴油发动机升级国Ⅵ需要2万元左右,而这部分成本最终也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Q:国Ⅵ标准开始实施后,旧排放标准车辆以及消费市场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纪丽伟:国Ⅵ标准开始实施后,预计没有尾气后处理装置的国Ⅲ柴油车将很快退出历史舞台。而对市场上大量装有SCR等尾气后处理装置的国Ⅳ、国Ⅴ重型车的监管力度也将会加大。预计在国Ⅴ标准实施前的3-6个月内,会出现一波国Ⅴ车的购车消费潮。而在城市用商用车,如邮政、轻型物流、环卫等领域,纯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也会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