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关注、人人关心的不仅是如何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员工满意度,更有如何汇聚创新力量,服务企业发展。相比传统车企,上汽大通如今有70%以上的业务与创新相关。上汽大通发挥党、工、团组织优势,搭平台、建载体,以种子基金、工程师基金、合理化建议为基础,以创新工作室、工程能力提升、创新主题立功竞赛、创新改善为支撑,以公司重点创新项目为引领,上下结合,建立全员创新、全业务链创新的平台体系,营造人人愿创新、敢创新、能创新的氛围。
创新故事
手机端的意见箱
意见箱、调查表、座谈会……听取员工心声的渠道无非是这几种。但在员工结构年轻化的上汽大通,这些手段难免略显传统。
截至8月底,上汽大通现有员工5763人。其中,近八成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尤其是在营销一线与研发一线,那里都是“90后”与“80后”。面对年轻化、个性化、知识化的员工结构,上汽大通党委在员工专属APP上开通了一个“无秘”功能,让员工能够以“神秘人”的身份“发牢骚、讲痛点”。这个名叫“通通来8”的员工心声社区“无秘”功能上线后,受到了年轻员工的喜爱,大家觉得这个形式新鲜,而且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来提意见,便捷了许多。
上汽大通党委也将坚持“追、寻、记”(实时“追”踪发现问题、实时“寻”求沟通方法、实时“记”载过程文件)的微创新理念,不但在手机端收集抱怨,更及时处理抱怨。此外,党委还搭建了分享交流渠道“星尚平台”。该平台先后迎来了24位员工身边的“大腕明星”,涌现了赵栋、肖学海等一批上海市级创新成果奖、优秀奖的明星,助力员工实现梦想,进一步提升员工满意度。
“让听到炮火的人做决定”
“大家好,我姓贾,叫贾正经。”喜欢看汽车新闻的消费者对“贾正经”都不陌生。上汽大通有着几个备受网友好评的“大IP”。数据及用户中心互联网自媒体及用户运营部总监兼品牌传播及公共关系部总监杨祯慧是这些“IP”背后的推手:“两年前,大通用户品牌‘我行’平台刚起步的时候,粉丝数是0;现在,全网粉丝数超过500万。”
两年内吸粉500万,“我行”平台的吸粉能力不可谓不强。杨祯慧表示,这样的“大通速度”离不开管理层的授权与容错,由于员工与管理层的对话机制很平等。不少营销一线的年轻人敢于为了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篇风格更活泼的文章而去反复说服领导。
有时候,即便是一些重大决策,管理层也允许年轻人“敢想、敢做”。D90上市后,有位大通粉丝手绘了一辆D90,这辆D90的中网是他自己设计的,用“MAXUS标”取代了“众字标”。这张手绘图发布后,受到了许多网友的好评。营销一线的年轻人带着这个新想法一次次上会,希望上汽大通能够推出新的中网设计。
改变中网LOGO是非常冒险的,它影响到一个品牌的形象。但公司主要领导还是决定听取消费者和营销一线员工的声音,“让听到炮火的人来做决定”。“网状MAXUS标中网”的样式推出后,立刻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现在已经成了D90 5种中网造型中选择人数最多的造型,占比35%。
13天研发一个颜色
上汽大通无锡分公司制造中心生产改进经理刘军和总装车间生产经理徐洪庆都把自己称为“让空中楼阁落地”的人。“创新是模糊的。最初,C2B概念提出来的时候,我们发现在技术上有不少空白点。于是,我们迅速攻关,解决技术难点,让C2B能够最终落地。”
确实,多达10616种的C2B配置最后都需要一线生产员工让车辆驶下生产线。“消费者不但对汽车有定制的需求,还有快速交付的需求。”徐洪庆称,“行业客户的定制需求更高,比如‘校车黄’‘工程黄’。如果你没有开发这种颜色的能力,那么订单就不属于你。”
为了满足用户对车身颜色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为了达到快速交付的目的,大通涂装团队将车漆颜色的开发周期从76天缩短到了13天。
今年1月,刘军带着“C2B颜色定制”项目在清华大学拿到了全国二等奖。提起这个项目,刘军的语气很是自豪:“评审说,你这个项目上来,我们无话可说,C2B颜色定制是首创,以前想都不敢想。”
现在,上汽大通无锡分公司制造中心的一线员工们还在着手优化个性化车漆的售后服务,解决新痛点,让选择C2B模式的消费者有更好的用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