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盛大开幕,共有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带着最好的产品参展,期待在中国市场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对此,外媒普遍认为,借助此次进博会,中国释放了明确的开放信号。
彰显开放决心
法国《回声报》网站刊文称,自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以来,上海还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热闹景象。中国领导人亲自揭幕,表明了首届进博会有多么重要。文章称,中国想彰显一个对外开放并准备削减贸易顺差的大经济体形象。法国外贸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阿利亚娅·加西亚·埃雷罗解释说,“中国传达的信息显而易见:中国想表现成为一个进口大市场的样子,并输入了其与未来息息相关的理念。”文章认为,与2017年1月的达沃斯论坛和今年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一样,中国领导人提倡用自由贸易对抗保护主义,并确定实施改革的意愿。
瑞士《新苏黎世报》网站在报道中提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进博会开幕式上发表的大约35分钟演讲中,52次提及“开放”,一个明确的信息从那里传向世界:中国市场是开放的,中国正在努力进一步增加进口。
另据奥地利《新闻报》网站报道,奥地利经济部部长玛格丽特·施兰伯克出席了这场全球最大规模进口博览会的开幕式。她率领由22家企业组成的代表团出访,为奥地利馆揭幕。在上海,他们将向潜在的中国商业伙伴进行自我推介。施兰伯克在上海表示,此行应成为奥地利企业进入中国的“敲门砖”。她指出,在中国展示自己很重要,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建立长期业务关系。比如,希望向中国人学习网上交易的奥地利初创企业或邮政公司将从中获益。奥地利《新闻报》认为,中国希望借此次进博会发出明确信息:中国14亿人的市场大门将对外国商品敞开。
英国《金融时报》则援引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称,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各国都应该拿出更大勇气,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而中国通过举办进博会,再一次向世界昭示了全球化的决心。
肯尼亚《旗帜报》指出,为期6天的上海进博会不仅吸引了全球商界人士,同时也吸引了多国政府官员,只为拓宽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开展无缝商业活动的渠道,加强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合作,促进世界共同繁荣。
矛头指向特朗普
习近平在进博会开幕式的演讲中,着重强调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并再次表明中国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实际行动。他形象地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狂风骤雨之时。没有狂风骤雨,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
美国《华盛顿邮报》直接把习主席上述“大海小池塘”的描述翻译了过来,还提到了习主席“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这句话,并且在标题中直接将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号入座。文章称,习主席的这番话是对其保护主义的抨击,是中国“态度坚定、自信”的表现。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尽管贸易战硝烟未散,而且美国官方先前对进博会态度冷淡,表示不会派高官出席。但相关数据显示,已有近180家美国企业报名参展,数量位列第三,仅次于日本和韩国,其中不乏高通公司、通用电气、强生集团、通用汽车、杜邦公司等商业巨头。
美联社的报道则表示,中国正在开办一场表明其“敞开大门做生意”的进口博览会,以将中国塑造为欢迎外界的市场和积极的全球力量。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的加雷思·莱瑟说:出口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以帮助“自身免受特朗普和美国正在采取的行动的影响”。
而彭博社以《马云、比尔·盖茨汇聚中国首个进博会》为题,称中国正在向世界证明,这个巨大的经济体不再仅仅依靠“出口便宜商品”维持。文章称,在特朗普孤守“美国优先”的情况下,中国正在体现其“全球化冠军”的地位。
另据俄罗斯《消息报》报道,3月底,白宫主人唐纳德·特朗普对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发起猛攻,先是加征钢铝关税,随后又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关税。全世界陷入了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涡流(除了中国)报道称,中国领导人试图让世界各国领导人相信,任何贸易战都不会让北京偏离经济开放和全球化的道路,中国的大门不仅不会关闭,反而将进一步向全世界敞开。这一承诺并非虚言,进博会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