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19年10月13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建国70周年 从农业机械到创新动力源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柴:中国第一代系列化柴油机从这里诞生

从农业机械到创新动力源

□ 本报记者 阮希琼 本报通讯员 徐锦 章九清 邱霞 王小沫 刘宾 白曙 臧家睿 田瑞年 吕丝萦 毕武坤

72年前,在美丽的黄浦江畔,一群人怀揣着一个动力梦想,在一片杂草丛生的空地上,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默默耕耘。不管社会如何变迁、时代如何变化,他们始终坚信:外国人能造发动机,我们中国人同样也能造出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发动机。

72年后的今天,曾经漏风漏雨的铁皮厂房变成了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工厂,R、H、D、C、E、G、W七大系列发动机,正从不同的生产流水线上一台台下线装箱,发往全国各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上柴,向世人证明,中国人不仅能行,而且能做得更好。

艰苦创业,国内柴油机行业的奠基者

1947年4月建立的中国农业机械公司吴淞制造厂(上柴前身),只从事农机具加工与修配。新中国诞生后,为改变“一穷二白”的现状,国家提出要快速发展动力机械。从此,上柴开始了自行设计开发的艰难路程。

“设计团队参考了美、德、英、法等国的100多种样本、10多种杂志和300多张柴油机外形结构照片,只用了13个月就把135柴油机设计制造出来。”谈起上柴第一代系列化柴油机设计过程,现年104岁的原上柴设计科科长严质中依然历历在目。

135柴油机成了我国第一代系列化柴油机。上柴也由此开创了多个国内“第一”:首创柴油机行业大批量生产的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典型工艺;配装我国第一辆柴油机载重卡车——8吨“黄河牌”汽车;配装海军舰艇成为国内第一代大功率高速柴油机……

如今,上柴已形成了七大系列发动机型谱,满足了不同客户、不同市场的需求。

“一方面,我们要耕耘好‘责任田’,用优质的产品、技术和服务,为上汽客户服务,努力成为上汽商用车板块的动力基地;另一方面,我们在工程机械、船机等领域积极探索新业务,进一步开发‘自留田’。”谈到如今上柴的产品布局,公司总经理徐秋华表示,“目前,上柴正探索进入叉车和挖机市场。同时,我们打算引进合作方的产品,拓展对市场的覆盖,通过消化吸收,进一步为上柴的自主品牌发动机赋能,在市场上形成合资和自主的两大产品组合。”

自我革新,从国有企业到股份制企业

“松绑了,有劲使不出的日子过去了!”老厂长林宏兴的笔记本上写着这样一段话。1979年4月,他登上赴京的列车,参加国家经委召开的企业管理改革试点座谈会。会议决定,在上柴等8个企业进行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的改革试点,实行利润留成,允许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根据市场需要安排生产。由此,上柴拉开了改革帷幕。改革后的上柴专门成立了销售科,开设门市部,完善配件供应网和维修点。那一年,柴油机产量增加5.1%,实现利润4235.59万元,企业利润留成324.58万元,职工工资奖金增加了。

初尝甜头,增添了上柴人的信心,改革的步伐愈加坚定。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上柴向机电局递交《关于设立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的事由》。1993年12月23日,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第一任总经理蒋珍珍还清晰记得上柴股票上市后,员工高兴之余询问她卖掉公司股票是不是就是不爱厂时,她忍不住笑起来,说:“这是你的权力,回家和你爱人商量。”

2008年,上柴公司进入上汽集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公司开展“百日整合”活动,主动与上汽全面对接。同时,还进行了业务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三大调整”,剥离辅业聚焦核心业务,开发了E、H、R三大新产品平台,技术、管理、生产员工在结构上形成了1∶1∶1.5比例,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变得更清晰。

勇于变革的精神延续至今。今年7月,由上柴股份领衔参与投资设立的扬州尚颀汽车产业基金正式揭牌,这是上柴首次投资产业基金,基金重点关注新能源、节能环保、半导体、汽车后市场及高端制造领域。

“这只是我们一个小小的尝试。希望通过这个产业基金,可以挖掘比较有潜力的业务,优化公司业务结构,培育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徐秋华说,“当然,这还远远不够。如何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融资平台的功能,我们还在进一步的摸索中。”

迈向百年,寻求新突破,再创新辉煌

国庆前夕,公司的一栋老建筑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开放的员工文化空间,这栋建筑被命名为“动力源”。“完全焕然一新了!”不少员工感叹。迈向百年的上柴,正焕发出新的动能。

“我们要寻求更多新的突破点。”徐秋华表示。

智能网联产品正在改变人们对上柴“传统柴油机企业”的固有印象。“其实,农机产品也有智能网联的需求,可以通过智能网联来分析产品的使用场景、时间和周期,实现产品的进一步优化。此外,无人驾驶在工程机械上也有很多应用场景,由于工地相对封闭、操作流程相对固定,反而能更快落地,希望将来和集团前瞻部一起做更多的探索。”他说。

这还远远不够,上柴深深意识到,唯有创新,才有未来。尽管在十几年前就研发出了天然气发动机,上柴依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如何提供更清洁、更高效的绿色清洁能源。“目前,上柴正在开发牵引车卡车的混动发动机解决方案,同时正在预研燃料电池储氢罐、燃料电池专用空压机、高压传感器等项目。”徐秋华说。

在落实集团“国际化”战略方面,上柴也在寻求新突破。目前,上柴的发动机和发电机产品已经出口至土耳其、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几十个国家,排放、油耗、质量皆获得国际认可。“我们要不遗余力拓展国际市场。”徐秋华说,“下一步,我们打算进入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美市场。”

上柴是一家身披历史荣耀的企业。站在新的起点,上柴正努力再创新辉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