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21年5月2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特别策划 特斯拉刹车失灵?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斯拉刹车失灵?

我们和制动系统专业工程师聊了聊

□ 本报记者 阮希琼

事件脉络

4月19日 上海车展,特斯拉女车主身穿“刹车失灵”T恤,站在车顶维权。

特斯拉高管回应,称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

4月20日 特斯拉女车主被行政拘留5日

4月22日 特斯拉公布事发前1分钟行车数据

4月23日 女车主丈夫发声:特斯拉侵犯个人隐私权,要求撤销数据

网友质疑行车数据被“篡改”,特斯拉回应:不可能

4月25日 女车主被释放,因过激维权行为向大家道歉,对特斯拉提出五点质疑

女车主父亲首次发声:说我踩得轻,我不要命了吗?

4月26日 特斯拉深夜再次道歉:将尽全力解决好现存问题

特斯拉女车主车展维权一事,仍在发酵中。

在舆论的压力下,特斯拉一改之前的“决不妥协”的态度,提供了车辆发生事故前一分钟的数据。但这并未平息这场风波,反而引发了一场关于数据安全性和真实性的讨论。

有网友评论:“原始数据应该在不同机构保存三份,防止篡改。”也有网友站队特斯拉:“不发布说心虚,发布了说造假,太难了!”

而作为消费者,其实更关心的是,特斯拉的刹车,究竟有没有失灵?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上海汽车报》记者和专业iBooster(智能制动)工程师聊了聊。他表示,特斯拉的刹车系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究竟是谁的责任?

从特斯拉方面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驾驶员最后一次踩下制动踏板时,车辆车速为118.5公里/小时。驾驶员一开始踩下制动踏板的力度较轻,之后,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并发挥了作用,提升了制动力并减轻了碰撞的冲击力。发生碰撞前,车速已降低至48.5公里/小时。

因此,特斯拉得出结论,制动系统均正常介入工作并降低了车速。

当记者把这份数据给iBooster工程师看时,他表示,“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制动系统确实工作了,车主的责任似乎更多点。但不知道为什么,她第一脚是轻踩电门,而没有重踩,有可能当时慌了神。”

但这位专业人士同时告诉记者,这份数据并不完整,踏板力、驱动扭矩等数据都没有,“正常情况下,企业是有能力提供这些数据的。鉴于数据的不完整性,现在还不能判断到底是谁的责任。”他说。

而据维权女车主描述“家父当时曾连续猛踩刹车,但踏板僵硬且制动效果不明显”。一方说“力度较轻”,一方说“猛踩刹车”,显然出入很大。

不管双方怎么扯皮,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特斯拉刹车失灵并不是个案。在《IT时报》之前的一篇报道中,就对“特斯拉失控门”做了调查。在近一个月的调查中,《IT时报》记者采访全国各地近20位特斯拉车主,事故大多相似。车主称,汽车突然加速,刹车失灵,有甚者狂奔8公里。特斯拉通常对外宣称是驾驶员一直踩加速踏板,并未踩刹车所致,绝口不提汽车质量问题。由于“黑匣子”数据不对外公开,这些案例还未有被双方都认同的结果。

问题可能出在哪儿?

如果真的是刹车失灵,那么,问题可能会出在哪儿?

据工程师推测,有可能是刹车踏板与线控刹车系统的交流出现了问题,导致刹车踏板踩不下去。简单来说,就是电信号没办法传递到刹车系统,或者特斯拉的“大脑”判断出现了错误,导致系统不知道应不应该给刹车助力或者说给多大力。

特别是当车辆在湿滑路面行驶时,可能由于动能回收力矩过大导致车轮出现打滑或打滑的倾向,此时动能回收系统被关闭,电脑会将人工减速与能量回收相混淆,驾驶员越是用力踩刹车踏板,电机的正向扭矩就越大,然后就导致了莫名其妙的加速行为。

但工程师表示,这些只是猜测,从特斯拉给出的数据来看,目前还无法判断是不是电信号的问题,或者是不是“大脑”判断的失误。

特斯拉的这份单方数据说明,可以说是为自己做了一份“脱责声明”。最终,我们还是要等待第三方权威机构的认证。特斯拉也发布声明称,将毫无保留地配合监管部门开展深入调查,开诚布公接受社会监督。

不容忽视的刹车安全隐患

撇开这次“刹车失灵”事件不谈,工程师特别提醒记者,特斯拉iBooster解决方案确实存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特斯拉的iBooster采用非解耦式解决方案。通俗点讲,当你松开电门踏板,系统就开始大幅度地进行能量回收,车辆会自动减速。所以,驾驶员在开电动车时,减速都不用踩刹车了,除了完全刹停,用到刹车的情况很少。甚至在特定模式下,松开油门就可以让车刹停。这直接改变了驾驶员的驾驶习惯。”他说,“当我们不习惯踩刹车减速,遇到紧急情况时,就很容易一下子找不到刹车,增加了误操作的可能性。”

他还指出,这样的非解耦式方案,也有可能让驾驶员感受到意外的加速。“能量回收可能因为电池电量满了、天太冷了等诸多因素回收不了,扭矩变化不稳定,导致车辆的再生制动退出,从而间接感受到车辆加速。”他说,“此外,我们测试下来发现,在进行主动制动时,特斯拉的制动踏板会自动下沉。这其实挺危险的,容易夹到脚或者异物,导致刹车踩不下去,或者伤害到驾驶员。”

这位工程师表示,其实市场上已经有成熟的解耦式iBooster解决方案,“采用解耦式的iBooster就能解决以上安全隐患。也就是说,驾驶员松开电门时,车辆并不会大幅减速,只有踩了制动踏板,才有能量回收。”

据他透露,事实上,目前已经有不少车企意识到非解耦式iBooster的安全隐患,因此已经在最新的产品中采用了解耦式的iBooster解决方案。“比如智己的纯电动车,目前采用的都是更为安全的解耦式iBooster解决方案。”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