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工不智能
汽车维修背后的AI团队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售后维修业务也变得愈加重要。处理问题是否及时?服务是否周全?这些都成为影响车主信任和企业“品牌力”构建的重要因素。在上汽通用汽车,有这么一支团队,他们用AI技术提升汽车售后服务效率和准确率。车辆问题时有时无,开在路上出了问题,但进了4S店却又好了;《维修手册》都查过了,没有找到解决方案……这也是4S店维修人员遇到的痛点。如今,通过这套AI技术,他们只需输入关键词,就能轻松方便地找到答案。
为了将这个项目落地,雷蕾所在的团队,不分昼夜地对多年来积累的历史案例进行分类、画框、注释,花费了5年时间,对50多万条非标准维修数据进行了数据标准化工作。“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是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虽然是句玩笑话,背后却是多年来的辛勤付出。
保家卫国
十年磨一剑打造中国无人艇
驰骋在浩瀚海洋和江河水面的水上无人艇,肩负着国家经济建设、领土完整和国防安全的重任。
上海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无人艇工程研究院院长彭艳带领着团队,突破一个个技术难关,研发出了“精海”系列无人艇。“取名为‘精海’,是因为我们想以精卫填海的精神,打造出精准执行海上任务的无人艇。”她说。从“精海1号”到“精海9号”无人艇,说起这几年“精海”系列无人艇取得的成绩,彭艳如数家珍,自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而背后是团队十年如一日的艰苦付出。
追求卓越
用精雕细琢的服务传递温暖和幸福
机场现场运行值班长,看似是一个平凡的工作,但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史志瑛却用精雕细琢的服务为旅客传递着温暖,用专注和专业诠释出另一种工匠精神。史志瑛是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航站区管理部现场运行科现场运行值班长,也是全国劳模的获得者。她的工作,很大部分是解答机场现场旅客的疑问。史志瑛所在的“翔音组”每日被问讯次数接近1万次,年直接服务旅客300万人次。
2019年,浦东机场卫星厅开航在即,卫星厅面积为62万平方米,相当于100个足球场的大小,史志瑛带领组员计时从问讯台步行到100多个登机口的具体时间,步数精确到个位,时间精确到秒,短短1个月,便总结制订了近10万字的《卫星厅旅客问讯手册》,确保了卫星厅旅客问讯工作的顺利实施,极大方便了往来卫星厅旅客的出发和抵达。
“问讯工作不是简单地你问我答,我们希望为旅客提供超乎意料的精准服务。”史志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