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21年5月30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特别策划 让澳大利亚重新认识“中国制造”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澳大利亚重新认识“中国制造”

MG销售势如破竹,市占率三年跃上TOP 10

□ 本报记者 阮希琼

“今年第一季度,卖了9000辆。”尽管有近一年半时间没有回上海,但看着表格上的统计数字,曹宗强颇感欣慰,“一切都值得。”

2016年,曹宗强从上海打了飞的来到澳大利亚,为上汽澳洲公司剪彩。没想到,这一来,便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2017年,作为上汽澳洲公司总经理,曹宗强再次来到澳大利亚,带领团队共同为上汽开拓海外市场版图。

来时雨雪霏霏,如今春花烂漫。“刚来时,年销量只有几百辆。不过,第二年就卖了3000辆,第三年卖了8000辆。去年,澳大利亚市场卖了15000辆,新西兰市场卖了2000辆。”每个跃升的台阶,曹宗强都如数家珍。这一刻,在澳大利亚的点点滴滴,如电影中的一幕幕画面飞速地在他的脑海中略过……

破局:让客户重新认识“中国制造”

刚到澳大利亚,第一道难题就来了。

为了更深入地拓展市场,上汽MG决定在澳大利亚采取自主拓展经销商网络的策略,而非总代模式。这就意味着,工作量和管理难度都将大幅提升。

“刚来时只有3家经销商。”曹宗强坦言。当时,他和公司另外几位当地员工组成了一个网络开发小组。几乎每天,他都带着小组成员一家家经销商去跑,一家家去谈。

起初的那几次谈判,曹宗强更多地是在一旁听着,通过观察来摸清当地的商业模式。很快,他发现了经销商迟迟不肯加入上汽经销网络的症结所在:原来,上汽并不是第一家进入澳大利亚市场的中国车企,但其他企业在当地的口碑并不好,所以经销商对于“中国制造”缺乏信任。然而,当被问到类似这些敏感问题时,前去谈判的小组成员总是支支吾吾。

“坦诚很重要,关键是要想客户所想,针对他们担忧的问题,对症下药,给予他们信心。”操着一口并不那么熟练的英语,曹宗强接过话头,向经销商介绍起了上汽。

他告诉经销商,上汽从一出生起就和大众、通用汽车等国际一流车企合作,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长的上汽有着足够强大的实力来保障产品品质。同时,在多年的合作中,上汽搭建起了着强大的体系,是其他进入当地市场的中国车企不能比拟的。在减少对方顾虑的同时,他又话锋一转,提到了上汽在“新四化”战略中迈出的步伐,介绍上汽特殊的优势,让对方看到未来。

就这样,一家接着一家跑,销售网络拓展了开来,销量也节节攀升。通过3年多的深耕,如今MG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经销商数量拓展到了75家,门店数量拓展到了近80家,并且MG在当地的市占率超过了本田、宝马等品牌,成功跃上了TOP 10。

深耕:从一线挖出的“爆款秘诀”

经销商拓展是一场战斗,市场营销则是另一场战斗。

为了更快地融入当地市场,与店长聊、与销售聊、与消费者聊,成了曹宗强每次去门店最爱干的事。在聊天中,他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当地人如果比较宽裕,会选择给女儿买车,但即使有富余的钱,也不会给儿子买车。这有点像我们这边所说的‘穷养儿子,富养女儿’。”

正是因为这个发现,上汽将MG 3在澳大利亚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将目标消费者定位为“18-25岁的年轻女性”,该车所牵涉到的宣传广告、个性标签、数字营销都更倾向年轻女性。

不出所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年轻人第一辆车”的标签深入人心,MG 3在澳大利亚火了。如今,该车连续多月在澳大利亚位列细分市场销量第一名。

为了持续提升MG的品牌形象,曹宗强更是研究起了澳式足球。“当地人茶余饭后,就爱聊球队和比赛。如果没有加入俱乐部,同事们喝咖啡聊天根本插不上话。”他玩笑道。

于是,他购买了各种澳式足球比赛的球票,决心选一支球队合作,“既然要在这里扎根,就一定要投入到当地人的生活环境中。”

去年,由MG赞助的阿德莱德海港队排名从十几名一举跃至第四名。有人评论,这是一匹披荆斩棘的“黑马”,说的是球队,更是MG。

融合:永远怀揣“空杯心态”

严宏智,是投身在澳大利亚市场的另一名上汽员工,他和曹宗强两人并肩作战,共同看着公司一步步地从树苗长成了大树。“除了销量的稳步增长,我们的团队也扩大了3倍。原来只有总部,现在有了区域办公室,紧接着又有了新西兰分公司。”严宏智回忆起来颇为感慨。

严宏智把自己形象地比喻为“补丁”。除了做好国内外的沟通工作,公司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岗位空白需要填补,有了空缺,他就临时顶上,产品、渠道、宣传、物流、经销商培训……公司在壮大,他也成长为一岗多职的“多面手”。

永远怀揣“空杯心态”,是严宏智这几年在澳大利亚最大的感触。“即使我们上汽在国内做得好,但到了海外,这些商业模式、管理方法都不一定适用。要用‘空杯心态’去接受当地的新事物。”

今年,上汽澳洲公司团队已经扩大到了70多人,有意思的是,虽然有着中国基因,但在文化氛围上,当地员工并没有感到文化隔阂。“用‘空杯心态’更多地去学习、接纳当地文化,这背后的团队融合,管理层其实花了很大的功夫。”

跃升:站在TOP 10的新起点

市占率跃上TOP 10,喜悦过后,随之而来的是压力。

“上次给家里打电话,说压力大得很。”曹宗强口中的“家”,指的是上汽总部,“进入了TOP 10,用户对我们的期望值更高了。”

将上汽的电动化、智能化等优势引入到海外市场,是他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之一。“希望通过电动化、智能化,进一步完成MG品牌价值的全面升级。”

据介绍,如今上汽澳洲公司已经引入了MG ZS EV和MG ZS PHEV两款新能源车型。然而,在澳大利亚卖电动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澳大利亚政府并没有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甚至在有些洲,还要对新能源汽车额外征收税收。

很快,他们找到了突破口。

“澳大利亚商务人士出差,基本上都会选择下飞机后在当地租车。所以,我们就和租赁公司合作,通过机场租赁的形式推广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曹宗强说,“一来,商务人士更注重环保,通过机场租赁能让他们更多地去体验这一新事物;二来,从实际使用角度来说,由于只要充电,他们的用车成本是下降的。更重要的是,在消费者的体验过程中,我们的MG品牌形象也得到了提升。”

MG新能源汽车在当地机场的出租率达到了85%,而普通燃油车的出租率只有60%-70%。“肯定会有爆发的一天。”曹宗强说。

当然,他们面临的挑战远远不止这些。“销量上去了,售后服务如何跟上?我们的经销商网络、门店等需要升级。同时,从公司内部来说,我们还要完善人员配备,优化物流管理,做好降本增效的工作。这些都是新的挑战。”曹宗强说。

心中有梦,眼里有光。站在新起点的他们,将继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