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21年6月6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企业之窗 享道租车向索尼中国独家提供出行服务 元气满满的“‘捷’出‘氢’年”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元气满满的“‘捷’出‘氢’年”

捷氢科技PROME M3H电堆开发团队推动新一代产品达标

5月28日,随着PROME P3X燃料电池系统和PROME M3X燃料电池电堆成功下线,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嘉定氢能港的新园区落成。搬进新园区的PROME M3H电堆开发团队通过一张张照片,晒出了他们的工作态度和点滴努力。

第一张是一位小姑娘在工位上的照片。她是汪工,水热管理“一枝花”。在她的工位上,最显眼的不是毛绒玩具,而是堆积成山的参考文献;在她的电脑图库里,最多的不是生活美照,而是千百兆的测试曲线。晨光日暮,伴随着与复杂公式、庞大数据的朝夕相处,她能一眼发现冗长表格中的异常数据,专业技能日益强大,不断优化操作条件,确保电堆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第二张是一辆荣威RX5的照片。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刻,春节回家的同事们无法按期复工。唐工每天开着照片上的这辆车,临时分饰三角(催化剂筛选、浆料制备、喷涂工艺开发),不断优化工艺,攻破技术难点。春暖花开,膜电极团队的工程师们相继返沪,与唐工一同在膜电极工艺开发、正向设计和量产产线调试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探索、试错和成长,从无到有建立起膜电极开发、量产方法,支持捷氢科技在短短一年内,成功推出了年产能达20万平方米的自制量产膜电极,并取得了降本50%的突破。

第三张照片照片拍自黑河,搭载PROME M3H电堆的多款车型正在进行冬季标定试验。除夕夜前夕,零下35℃极端恶劣的严寒天气突然降临,超出了电堆低温启动的范围,急需追加一组电堆在超低温和超高压条件下的密封特性数据,以支持车辆冬季标定试验的顺利进行。在沪“原年人”工程师方博和江工放下与家人欢聚、团圆的时刻,立刻奔赴工作岗位。压力、温度、外漏量、窜漏量……一次次地优化试验方案,一遍遍地校核测试数据,不放过每一个试验细节,最终保证燃料电池系统的车载冬季标定试验在春节期间顺利完成。

最后是一张灯火通明的办公室大合照。那是M3H TG1数据发布的最后节点,电堆开发部集成组的产品工程师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核对数据,确保发布数据的完整、准确。

M3H电堆的周期短、集成复杂,从项目分解到阶段目标达成,集成团队始终保持着迎难而上、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用智慧和耐心克服了很多困难。

行稳致远,久久为功。PROME电堆开发团队研发的产品先后荣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特等奖、“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等10余个奖项。今年3月,团队更是喜获上汽集团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该奖项浓缩了每位同事潜心研发和上下求索的精神。响应国家“碳中和”及“碳达峰”政策的号召,乘着上汽集团“新四化”发展的东风,团队将继续建立电堆正向开发流程,探索材料国产化方法,乘风破浪,捷报频传,“好风凭借力,送我上氢(青)云”。

微评

随着公司新园区正式投产,我们已经具备从材料级、零件级,再到电堆、系统的燃料电池完整开发能力,并且拥有全球首条万台级“卷对卷”膜电极自动化生产线。这意味着捷氢科技不仅拥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能力,同时还拥有生产制造能力,从而有效降低燃料电池成本。相信“十四五”期间,在上汽集团“十、百、千、万”氢战略的指引下,在全体“捷”出“氢”年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会不断加快推进燃料电池大规模产业化进程,挂上发展“加速挡”,驶向成长“快车道”。

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卢兵兵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