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在全球36个国家设有50家分支机构。作为一家独立咨询机构,罗兰贝格已成功运营于全球各主要市场,而中国是其中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罗兰贝格进入中国市场30余年以来,已为众多中外企业提供战略、运营及业绩管理方面的咨询服务。目前,罗兰贝格已在中国成立5个办事处,拥有360余名咨询顾问。
近日,罗兰贝格发布了首期《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为包括主机厂决策者、充电站运营商和公用事业单位等电动车行业参与者提供数据支持。在采访了来自15个主要电动车市场的5000多名车主及数十位行业领先专家,并对最新行业数据和分析进行研究后,罗兰贝格的《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识别出电动车补能领域的主要市场、关键趋势,以及未来5-10年内的行业发展预期。
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
基于罗兰贝格观察,电动车补能服务自2020年以来显著增长
在回顾这些数据时,有几个现象值得关注:第一,有50%的燃油车车主正在考虑未来购入电动车。第二,超过70%的电动车车主对目前的补能体验表示满意,特别是在美国和土耳其。第三,尽管电动车车主以往通常在家中充电,但目前在电动车渗透率高的国家,公共充电设施数量正在逐步提升。第四,中国市场正在引领电动车补能领域的发展。
2021年,中国电动车市场再次取得显著突破,针对补能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运营的政策支持力度与覆盖地区范围不断扩大。全国公共充电桩数量超过100万个,大功率直流快充桩比例超过40%,持续领先全球发展,进一步切实提升补能基础设施服务的保障能力。放眼未来,可支持换电车型的产品比例、光储充一体化能源管理服务方案、有序充电、车网互动等新技术应用,以及依托“互联网+”的智能集成平台等发展趋势均较为明确,“车-桩-站-人-云”的多位一体补能体系也将逐步形成。
“基础设施不足”和“充电耗时长”是主要挑战
需要在充电领域进行大量投资,以满足市场需求
尽管电动车受到热情追捧,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增长势头强劲,但“基础设施不足”和“充电耗时长”仍是电动车车主最关心的问题。在罗兰贝格的调研中,全球有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充电站数量不足是拥有电动车的最大顾虑。此外,缺乏具备快充功能的充电站是另一个问题。例如,荷兰拥有强大的公共补能网络,充电设施多达8.2万个,但具备快充功能的充电站仅有3000个。该情况虽已优于一些国家,但仍然无法满足电动车车主的需求。
随着电动车行业的持续发展,上述两大问题只会更加显著。因此,为满足电动车的快速普及和渗透率的持续增加,需要对充电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
政府须加强公共充电站建设
相关数据表明政府投资的必要性及可实施性
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预计将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大规模补贴。在充电设施建设方面,大多数国家都已制订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30年充电设施达到一定数量。例如,法国、德国等已宣布单独对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做出预算拨款。
仅在欧洲,我们预计充电基础设施的投资额将超过100亿欧元,以满足预估的市场需求。鉴于目前上市电动车充电公司的市值和财务状况,这一数额似乎是可实现的。此外,美国等主要国家已承诺,到2030年建设超过50万个充电设施。
2020年针对补能领域的私人投资额已翻番
从供应侧来看,补能网络被视为一项极具价值的业务
基于罗兰贝格的研究,2020年针对充电站初创企业的投资额增长了150%以上,而去年有望实现类似的增长。
目前,AddEnergie、Electrify America、Gridserve、Ionity和Freewire等私营企业都已获得大量融资。此外,特斯拉估值达到1万亿美元,部分归因于其庞大的全球补能网络,该网络运营着超过2.5万个超级充电桩。
齐心协力,共同发展
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将在未来10年内实现全球普及
自2020年以来,大多数主要汽车市场的电动车渗透率都已翻番。该领域的私人投资金额在过去两年中同样翻了一番。目前,大部分的资本变现都来自企业的公开上市。ChargePoint是目前最大的上市公司,而其他几家新上市的充电设施公司也已获得了十亿美元级的估值。该领域更多的资本运作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由于强劲的市场需求和电动车的快速普及,国家资助的补贴和私人投资金额持续加大,电动车补能体系在未来十年内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普及。
尽管当前的政府政策持续利好,但电动车行业的痛点仍未被完全解决。无可厚非的是,消费者对电动车的顾虑仍然存在。因此,为支持并保持电动车的快速普及,充电基础设施(充/换电设施)必须在私人及公共资金的支持下持续开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