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22年9月11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企业之窗 飞凡R7的“非凡”速度和“上乘”品质 享道出行“晚安计划”上线 打造功率半导体领军企业 恒旭资本获评“最佳投资机构TOP 50”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持续提升质量,完成近200辆样车交付

飞凡R7的“非凡”速度和“上乘”品质

□ 作者 张光雷

七八月的上海,骄阳似火。

每周总有两三天的清晨,来自上汽乘用车质量保证部的项目管理工程师卢钰驱车从安亭赶往上汽乘用车临港智能工厂。她从上海的西北角出发,驶向上海的东南角。同参与飞凡R7项目的上汽乘用车安亭基地众多员工一样,卢钰逐日而行,进行百公里的奔赴,向着飞凡R7量产、投产的目标,全力冲刺。

自今年3月起,飞凡R7首批PP预试生产车已陆续在临港工厂下线。在近半年的项目工厂造车与质量持续提升过程中,飞凡R7项目组已累计完成了近200辆PPV(产品及工艺验证)和PP(预试生产)阶段项目验证车辆及展车的交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高温天气和质量攻坚等诸多挑战,整个团队拧成了一股绳,不仅保证了飞凡R7的“非凡”速度,更打造出客户满意的“上乘”品质。

联合作战

驻扎前线陪伴生产

从工厂启动造车项目伊始,飞凡R7项目组就果断成立了跨业务条线的项目作战组,来自各部门的联合作战团队成员超过了30人,组成了现场支持的“最强大脑”。

上海疫情封控期间,来自工厂和现场质保的团队成员克服重重困难,驻扎在临港基地内闭环生产,确保项目进度,守牢项目节点。他们一直坚持了几个月,直到6月,在满足疫情防控政策要求的同时,“援军”可以进入工厂。“终于可以到现场看看情况了。”联合作战团队迫不及待地赶往工厂,开始了驻扎工厂一线的生活。

飞凡R7项目执行总监杨秋明介绍道:“这是我们项目机制创新过程中的一次尝试。以我为例,每周都会在临港现场办公,而项目组每个核心业务部门设立了AB角的项目管理联系人机制,陪伴生产,确保项目需求及时响应,快速拉动资源,有效推进解决各类风险和问题。”

而当驻扎工厂前线的项目管理突击队需要支援时,各业务部门援军的“远程炮火支援又总能实现精准打击与火力覆盖”。在一场场项目攻坚战役中,车身零件质量风险、新造型零件开发和上线风险、基线开发及上线风险等难题都被一一攻克。飞凡R7项目组正以“非凡”的速度攻城略地,向着最终的目标进军。

奋战高温

筑起质量堡垒

热浪席卷全球,7-8月,上海每日最高气温持续稳定在40℃左右。

但这丝毫不影响员工们的干劲。“我们不仅要战高温,更要守质量。”工厂和现场质量团队冲锋在第一线,生产线造车、现场问题分析与整改、车辆报交、下线厂内路试,每一个人都坚守岗位,恪守质量标准,保障交付质量。“一切从现场出发,一切为了客户满意。”质量保证部临港整车质保科高级经理沈轶恺说。

在项目造车、质量评审、问题整改、新状态零件上线的快速闭环迭代中,质量保证部和工厂团队顶着高温天气,对各批次实车状态开展了车辆检查作业、现场质量评审和车辆返修。不知不觉中,他们晒黑了脸庞,湿透了工装……

义不容辞

用奋斗铸就品质

距离临港基地二十公里外的通程,此刻也是一番如火如荼的景象。

自3月起,上海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飞凡R7项目供应商的出样周期。在白车身质量提升的胶着和拉锯中,车身供应链管理工程师吴海兵率领团队入驻供应商现场,与他们并肩奋战,全力支持质量提升,并联合样板和车身车间,每日召开推进例会,推进交样进度和尺寸合格率提升。

在数公里外的延锋工厂内,同样活跃着仪表台供应链管理工程师黄建宇忙碌的身影。“受疫情影响的工作拖期进度必须抢回。”为了在短时间内快速拉动供应商质量提升,黄建宇每周都要多次奔赴延锋现场,以严苛的质量标准评审实物零件,排查工装产线中的质量隐患,落实模检具尺寸的定期测量。

卢钰,也是现场联合作战团队的一员。近半年来,她全身心投入到飞凡R7的项目攻坚与质量提升工作中。疫情期间,管理层无法现场开展质量评审,卢钰就因地制宜地安排了远程管理层质量评审。项目质量状态信息量过载且来源复杂,她就每天加班加点,动态梳理项目最新的质量状态,以周密的质量策划促进质量提升工作高效地开展。为了拉动资源,她高频次地组织现场产品质量会、质量专题会和各类质量评审会。在她的坚持下,项目质量稳步提升。

保质保量交付R7,已经成为上汽乘用车质量工程师们的行动自觉。“R7将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整个项目攻坚团队铆足了劲,内心充满期待。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