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为期三天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2)落下帷幕。三天时间里,众多行业龙头、科技大咖齐聚黄浦江畔,共同演绎智能时代的美好图景。
当汽车产业与AI新技术、元宇宙新赛道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这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多家来自汽车产业链的企业携丰富展品亮相,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智能汽车盛宴。
1.汽车驶入“元宇宙”
“智联世界,元生无界。”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主题将“元宇宙”摆在了突出的位置。
作为数字经济最前沿的领域,元宇宙近年来备受瞩目。“当我们谈到‘元宇宙’的时候,我们谈的是下一代的互联网。”实时内容开发平台Unity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里奇蒂诺表示。类似的观点不在少数,不少行业大咖都认为,未来元宇宙将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不可错过的风口。
有观点指出,元宇宙绝对不是虚无缥缈的赛博空间。恰恰相反,元宇宙真正的意义是建立起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链接。那么,当智能汽车遇到元宇宙,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又会建立起怎样的链接?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元宇宙核心展区,一辆商汤绝影智能车舱给出了答案——将汽车座舱变成元宇宙的入口。
参展人员介绍,绝影智能车舱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融合打造未来的智能座舱体验。进入绝影智能车舱,参观者就可以通过手势、视线、语音、唇语等多模交互方式体验绝影智能车舱的18个功能展示点,包含AR场景、虚拟助手、隔空操作游戏等,为参观者提供全面的元宇宙体验。
此外,通过元宇宙开展汽车营销也被视作一个增长点。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快手、阿里巴巴达摩院等企业均带来了“数字虚拟人”产品,虚拟直播、虚拟零售等概念有望成为元宇宙的一项实践。
今年7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年)》。方案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3500亿元。第三方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的预测报告称,到2026年,有25%的人每天将至少在元宇宙中工作、购物、学习、社交或娱乐一小时。对于汽车产业来说,把握元宇宙的风口,或将帮助车企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扩大业务、拓展场景。
2.“快进”到L4
“L2之后,率先进入商用的很有可能是L4,而不是L3。”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题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双向奔赴”》的主题演讲中,提出了他对自动驾驶的未来判断。
李彦宏认为,L2和L4的事故责任界定很清楚,L2责任在司机,L4运营商要为事故负责。但是,由于L3要求司机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接管,会导致事故的责任很难界定,因此商业化的普及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商业化领域,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始终是热议的话题。自动驾驶技术会渐进式发展还是跨越式前进?李彦宏带来的这个命题尚无定论。不过,在这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L4级别的展品确实不少。
比如商汤科技带来的商汤绝影清扫车。据悉,这是一款可以实现无人工干预的智能清洁设备,垃圾清扫与能源补给均可自动化运行。同时,这款设备支持远程控制,可实时管理清扫任务,还能定制多种自主清扫模式。
毫末智行则展示了无人配送小车小魔驼2.0。这款小车搭载L4级自动驾驶技术,不仅更智能、更安全、更稳定,续航能力也更强,可以适应全天候24小时配送需求,并根据指定路线实现从A点到B点的全路径无人配送。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驾驶论坛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汤文侃介绍,目前上海嘉定、浦东、奉贤等区域已经开放了621条、总计1299公里的测试道路,累计测试里程达到了700万公里,测试的企业数、牌照发放数,以及开放道路长度、累计测试里程都位居全国前列。
其中,最新开放的测试道路是浦东金桥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8月31日上午,浦东金桥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正式启用,这是国内首条中心城区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也为不少参展的自动驾驶汽车搭建了舞台。
在这里,用户可以体验威马汽车的L4级AVP无人泊车技术,在车辆抵达停车区后提前下车,并通过手机端一键完成车辆自主泊车;再次离开停车区时,也能通过手机召唤车辆自动行驶至用户所在位置。在动态体验区域,用户可以尝试无人驾驶公司AutoX的RoboTaxi服务,这是上海市中心城区首个RoboTaxi示范应用载人服务。在现场逛得累了,还有“外卖员”服务,一辆满载着饮料的新石器无人车行驶在体验区,可随时向体验者提供售卖服务。
可见,自动驾驶的全面商业化已越来越近。目前,除了乘用车领域L2+级辅助驾驶技术,在环卫清扫、安防巡逻,以及机场、矿山、港口等封闭物流场景,L4级无人驾驶车辆的应用探索正逐步展开。
随着商业化应用的场景愈发丰富,L4级别自动驾驶的前景也愈发明晰。无论自动驾驶技术是否会跨越L3直达L4,对于行业内的车企以及自动驾驶企业而言,拥有L4级别的全栈自研能力已成为必然要求,是必须掌握的核心技术。
3.AI赋能汽车制造
除了应用层面服务于消费者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功能,在汽车的生产制造环节,人工智能也给我们带来了惊喜。
首次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中信集团展台,展示了人工智能在中信戴卡六号工厂内的应用场景。基于图像处理、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中信戴卡在工厂内使用了一个X光无损探伤人工智能识别系统,使用AI智能评判汽车轮毂缺陷,是行业内首次将AI技术应用到工业检测。据悉,中信戴卡的轮毂已应用于F1赛事威廉姆斯车队,这也是中国制造首次亮相F1赛事。
非夕科技则带来了自适应机器人产品“Rizon拂晓”。该产品深度融合了高精度力控、机器视觉和AI技术,并搭载了遥操作应用,现场的操作者控制主机械Rizon 4,从属机械臂Rizon 10即可进行实时操作,并给予操作者精准的力感知反馈。据悉,依靠“Rizon拂晓”搭建的全自动汽车域控制器产线已于2021年在江苏无锡建成投产,今年有两条汽车电子产线的订单已经确定。
可以预见,未来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深入制造领域,赋能各行各业的发展。“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以及不同场景中应用得越来越多,而且应用的深度越来越深,已经深入到了生产流程。”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昆表示,“只有让人工智能化有形为无形,深深嵌入到各行各业,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