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22年12月18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他山之石 国产车的出海野心,挪威装不下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产车的出海野心,挪威装不下

1983年,100辆桑塔纳轿车以CKD(全散装件)的形式抵达上海进行组装。在大众汽车派来的专家指导下,上汽大众建立起汽车组装线,耗时7年完成了桑塔纳轿车国产化。

作为曾经的国民神车,桑塔纳激活了中国民用汽车市场,也成为发达国家向中国输出技术和产品的历史标志。

但40年不到,趋势开始反转。

近日,大众汽车发表声明,将在安徽生产电动SUV车型,并计划于2024年出口到欧洲市场。与之相关的新闻背景是,中国连续两年出口汽车数量超过200万辆。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221.7万辆汽车,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仅次于日本。

这场突然迸发的出海浪潮,一方面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厚积薄发:在汽车关键技术上,中国与汽车大国已无明显技术代差,甚至在新能源汽车上还有不少超越;经过近20年的耕耘,中国汽车已在南美洲、中东地区、东南亚等市场初步建立起影响力,走向欧美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则有着历史的机缘巧合:2021年以前,中国汽车出口数量已在每年100万辆上下浮动了近10年,而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一个特别的机会。

可即便如此,在全球主要汽车大国中,中国汽车出口率(出口量/生产量)仍然较低。而在一个日益分裂的世界中,中国汽车出口要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并不容易。

燃油车拿下亚非拉市场

新能源汽车闯进发达国家

经过长期耕耘,在中东市场,原本热衷于丰田海拉克斯的沙特大户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转向长安、长城旗下的SUV与皮卡。

10余年前就开始耕耘拉美市场的奇瑞,如今已跻身拉美市场前十大汽车品牌。在巴西,奇瑞收获了更大的认可:巴西总统不仅将瑞虎8当作竞选用车,也用它接待了来访的马斯克。

发展中国家元首需要物美价廉的燃油车展示亲民形象,而发达国家政要更在意是否做绿色出行的表率。今年3月,英国威廉王子夫妇访问巴哈马时,前来接机的是一辆比亚迪唐EV。当然,为照顾国际友人的情绪,该车没有采用汉字车标。

两国政要的不同选择也反映出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汽车出口已经从曾经的主销第三世界国家进入了新阶段:应对不同需求双线作战,以燃油车稳定拓展亚非拉市场,以新能源汽车撬动欧美市场份额。

欧美国家中,挪威以对新能源汽车友好著称。加之挪威人喜好大车,与国内消费习惯一致,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挪威是中国车企最理想的新能源汽车试验田,尤其是造车新势力,纷纷将其作为出海第一站。蔚来、小鹏、比亚迪、岚图等品牌先后搭上西行的航船。

但眼下的结果难言乐观,大众、特斯拉、现代起亚是挪威车市的绝对主力,中国品牌市场份额总和不到10%。

去年一年中,蔚来与小鹏在挪威市场的销量均为数百辆。小鹏的出海部门因业务不顺,今年经历了人事动荡;蔚来则耐住性子表示,“不指望一夜成名。”

俄罗斯车市以燃油车为绝对主力,欧洲、韩国、日本品牌此前占据绝对优势,中国车企“揾食艰难”。

但突如其来的战争,让俄罗斯本土品牌“拉达”得以大踏步前进,也给了中国品牌逆袭的机会。

尽管受到战争影响,今年中国品牌向俄罗斯出口汽车的绝对数量不增反减,但中国企业正在填补市场的真空,等待这个年均销售160万辆新车市场的复苏。而在调研中,40%的俄罗斯人表示,下一部车会考虑中国品牌。

谁才是出海“一哥”?

新能源车出海绕不开特斯拉

在中国汽车出海的历史进程中,上汽是如今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今年前三季度,上汽总共出口61万辆汽车,大约为第二名奇瑞的两倍。

国产车出海昔日的“扛把子”其实是奇瑞。2001年,奇瑞品牌第一辆车下线才两年,第一批奇瑞风云轿车便自天津港出口至叙利亚,开启了国产轿车出口先河。

此后,奇瑞的出口“一哥”位置延续了10余年,直到2016年面对身为超级集团的上汽,奇瑞才丢掉头名。真正让上汽与奇瑞出海进程拉开差距的分野,是名爵品牌的强势崛起。

2018年,上汽确立了国际化战略,开启“出海元年”,向以名爵为首的旗下品牌导入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开发全球车型、建立海外销售公司、扩大汽车海运船队)。而名爵品牌昔日的英国身份发挥了极大作用,它绕过了中国汽车出海最大的障碍——品牌无人认识。

名爵在海外市场光鲜亮丽,背后是国内兄弟品牌的默默托举。自上而下地说,这是上汽集团走出去的一种“举团体制”。

而以挂谁的标为分界,也能大致划出中国汽车出海的三种模式:

早年(2010年以前),上汽通用五菱出海时因品牌力不足,选择穿上通用雪佛兰的马甲,征战东南亚市场。

而上汽在获得名爵这个宝贵的品牌资产后,将其改造成出海利器。近年来,同样的方法也被吉利所学习,2017年收购的宝腾帮助吉利更快地进入了东南亚市场。

另一批民营品牌,前有奇瑞、长城行不更名进军第三世界国家,最近两年则有比亚迪、蔚来坐不改姓向发达国家成建制出海,昭告中国新能源汽车尝试用新技术、新商业模式重构品牌格局的阳谋。

在中国汽车工业向全球输送影响力的过程中,特斯拉是无法忽视的存在。抛开“鲶鱼论”“特链说”,仅仅是在新能源汽车出口贡献率上,特斯拉就让本土车企自叹弗如。

特斯拉似乎对欧美工厂拉胯、中国工厂成为出口中心早有预料。

出海大热

船东比车企更兴奋

所有的淘金热,最先富起来的都是卖铲人,汽车出海也不例外。

自去年中国出现倍增式的汽车出口需求以来,全球汽车海运运力很快出现短缺,而新造一艘汽车运输船需要2-3年时间,这意味着汽车海运运力供不应求的状况还会持续。

今年10月,大型汽车滚装运输船的日租金一口气突破10万美元,有着100余年历史的全球最大航运咨询机构克拉克森研究也没见过这种阵仗,当场锐评“汽车运输船市场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强劲市场”。

汽车运输船“一船难求”的局面,催生了一些致富经:今年8月,中远海特通过研发特种支架,让旗下纸浆船能够运送汽车,讲出了一个“去程出口汽车,回程进口纸浆”的性感故事,股价一个月内收获了6个涨停。

面对离谱的运费和有价无市的运力,一些车企最终决定亲自下场。

今年年初,上汽旗下安吉物流下订两艘汽车滚装船;晚些时候,比亚迪亦决定组建船队,斥资50亿元下单新建8艘7700个车位的汽车滚装船,如果全部交付,比亚迪将成为汽车海运运力最强的车企之一。

尽管眼下海运运力不足给中国汽车出海带来了一些麻烦,但两三年后,随着大批大载荷滚装船的交付,汽车海运运力又会回到相对平衡乃至供过于求的状态。

与之相比,各种合规要求、本地生产/运营/研发、知识产权乃至地缘政治才是真正让人头大的问题,将会在更长时间内考验中国车企的耐心与实力。

或许谁也没有想到,在一个逆全球化时期,中国汽车出海会成为全球化的忠实捍卫者。而中国汽车想要走到日渐分立的世界中,海运运力不足的问题,确实只是一个小问题。(文章来源:远川汽车评论 作者:熊宇翔)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